地名:元豐村 | 隸屬:烏江鎮 |
區劃代碼:620702104201 | 代碼前6位:62070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G |
長途區號:0936 | 郵政編碼:7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元豐村沿用民國舊制,解放前,元豐村叫七閘,依據水系而得名,后根據所在元豐鄉的名稱而來。因委會位于,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烏江鎮元豐村位于烏江鎮東5公里,張掖濱河新區5公里處,省際旅游干線S237線縱貫全村,黑河和新河2條河流環村而流,水草濕地廣袤。轄區共6個合作社,422戶,1483人,共有耕地6800多畝,村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68名,預備黨員3名;村內產業主要以供港蔬菜基地、勞務輸出、牛羊養殖、水稻種植為主。2019年該村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整治耕地2200畝,并配套噴灌、溝渠、道路等基礎設施,流轉該村土地2000畝,建設2000畝供港澳蔬菜基地,吸收帶動本村群眾在基地務工,進一步促進群眾增收。培養養牛大戶5戶(其中100頭以上2戶、10頭以上3戶),養羊大戶7戶(其中100只以上1戶、30只以上6戶);
歷史沿革:
民國23年,元豐村屬新豐鄉,稱為“元豐鄉’,1952年,謝家灣從元豐村分出,1956年,撤區并鄉后,元豐屬烏江鄉所管轄。
1966年,文革期間,“元豐大隊”改名為“長征大隊”,1970年恢復為元豐大隊,1983年11月,將公社改鄉,大隊改為村委會,生產隊改為合作社,元豐大隊改為“元豐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元豐村附近有張掖大佛寺、屋蘭古鎮旅游景區、丹霞口文旅小鎮、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平山湖大峽谷、甘泉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張掖紅地球葡萄、張掖玉米種子、甘州搓魚子、高山馬鹿、煎血腸、甘州胰子等特產,有裕固族民歌、高臺民歌、高臺“倒秧歌”、高臺社火鼓譜、高臺慢性接骨法、攢骨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