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家灣村 | 隸屬:甘浚鎮 |
區劃代碼:620702105216 | 代碼前6位:62070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G |
長途區號:0936 | 郵政編碼:7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黑河沖積在此形成一灣,故名。
基本介紹:
毛家灣村地處甘浚鎮東南角25公里處,東臨黑河,西與東寺村隔灘相望,南至西洞渠,北至巴吉灘公墓區,全村轄2個合作社71戶280人。村黨支部下設2個黨小組共15名黨員,耕地面積2100畝,屬河水灌溉。經濟收入主要來自于種植業和養殖業。202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82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465元。村委會修建于2018年,建筑面積160平方米,轄區內無小學,至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2.8公里;修建渠道8km;建設垃圾中轉站1個,配備垃圾斗2個,垃圾箱68個;村衛生室1個,村醫1人;全村安全飲水率達100%。全村在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正確領導之下成立了1個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1個畜牧養殖專業合
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自1949年行政區劃后成立張掖市甘浚鄉以來就一直存在,1953隸屬于張掖縣西洞鄉毛家灣大隊,1958年撤縣建市,隸屬于張掖市西洞鄉毛家灣大隊,1962年隸屬于西洞公社毛家灣大隊,1983年11月隸屬于西洞鄉毛家灣村民委員會,2002年7月張掖市撤地設市成立甘州區,隸屬于甘州區甘浚鎮毛家灣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毛家灣村附近有張掖大佛寺、屋蘭古鎮旅游景區、丹霞口文旅小鎮、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平山湖大峽谷、甘泉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張掖紅地球葡萄、張掖玉米種子、甘州搓魚子、高山馬鹿、煎血腸、甘州胰子等特產,有裕固族民歌、高臺民歌、高臺“倒秧歌”、高臺社火鼓譜、高臺慢性接骨法、攢骨法等民俗文化。
區劃: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甘浚鎮·毛家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