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磐安鎮 | 隸屬:甘谷縣 |
區劃代碼:620523102 | 代碼前6位:6205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E |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人口數量:約6.16萬人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磐安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磐安鎮而得名磐安社區。取之堅如磐石之意。…[詳細] |
張家溝社區 | ~002 | 村莊 | 張家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家墩社區 | ~003 | 村莊 | 劉家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毛家坪村 | ~004 | 村莊 | 毛家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卜峪村 | ~250 | 村莊 | 東卜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尉家溝村 | ~251 | 村莊 | 因以尉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后,為…[詳細] |
西街村 | ~255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西面街道,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西街村民委…[詳細] |
北街村 | ~256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磐安鎮街道北面,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2年更名為上北街大隊;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詳細] |
東街村 | ~257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磐安鎮街道東段,故而得名東街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街村 | ~258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南面的街上,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上南街村…[詳細] |
大莊村 | ~259 | 鎮鄉結合區 | 因莊大人多,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屬…[詳細] |
新莊村 | ~260 | 鎮鄉結合區 | 因建村時間較短,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后,為磐安鎮新莊村民…[詳細] |
東堡村 | ~261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磐安鎮東面,且村內有座堡子,故名。…[詳細] |
謝家坪村 | ~262 | 村莊 | 因以謝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李家坪村 | ~263 | 村莊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裴家坪村 | ~264 | 村莊 | 因以裴姓人氏聚居,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裴家坪村…[詳細] |
五甲坪村 | ~265 | 村莊 | 因地勢平坦由張、孫兩姓建村時共有五十戶人,古代10戶一甲,故而得名五甲坪村民委員會。…[詳細] |
四十鋪村 | ~266 | 村莊 | 因距離縣城四十里路程,故名。1958年設公社隸屬磐安鎮人民公社,1984年隸屬磐安鎮人民政府四十鋪村民委員會;2003年撤鄉并鎮后,為磐安鎮四十鋪村民…[詳細] |
玉皇殿村 | ~267 | 村莊 | 因村里有座玉皇廟,故而得名為玉皇殿村民委員會。…[詳細] |
燕家村 | ~268 | 村莊 | 因以燕姓人氏聚居,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為磐安鎮燕家莊村…[詳細] |
石家村 | ~269 | 村莊 |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石家莊村…[詳細] |
東坪村 | ~270 | 村莊 | 因地處磐安鎮東面,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汪家莊村 | ~271 | 村莊 | 因以汪姓人氏聚居,故名。1962年成立為磐安人民公社汪家莊大隊,1984年更名為磐安鎮汪家莊村民委員會;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汪家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楊家莊村 | ~272 | 村莊 | 因以楊姓人氏聚居,故名。1953年屬三十鋪鄉管理,村名叫楊家莊;1968年為楊家莊高級社,歸磐安鎮管理;1970年改為楊家莊大隊;1982年更名為磐安…[詳細] |
三十鋪村 | ~273 | 村莊 | 因地處磐安鎮西面,且離縣城三十里路程,故名。…[詳細] |
東崖村 | ~274 | 村莊 | 因地處磐安鎮東面,且村內地勢陡峭,故名。…[詳細] |
土寨村 | ~275 | 村莊 | 因旁有座土寨,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土寨村民委員…[詳細] |
嚴家莊村 | ~276 | 村莊 | 因以嚴姓人氏聚居,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安鎮嚴家莊村…[詳細] |
李家窯村 | ~277 | 村莊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間居民居住窯洞,故名。…[詳細] |
十甲坪村 | ~278 | 村莊 | 因早年間居住100戶人(十戶為一甲)故名十甲村民委員會。…[詳細] |
北坡寺村 | ~279 | 村莊 | 因地處北面山坡,且村旁有座寺廟,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屬磐安鎮北坡寺村民委員…[詳細] |
原家莊村 | ~280 | 村莊 | 因原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金川鄉政府歸磐安鎮管轄。…[詳細] |
候家山村 | ~281 | 村莊 | 因以侯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金川鄉政府歸磐安鎮管轄至今。…[詳細] |
南坡寺村 | ~282 | 村莊 | 因地處南面山坡,且村內有座寺廟,故名。1949年前歸甘谷縣管理;1960年隸屬金川鄉南坡寺大隊;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南坡寺村民委員會;2003年撤鄉…[詳細] |
洪家灣村 | ~283 | 村莊 | 因以洪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灣,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金川鄉政府歸磐安鎮管轄至今。…[詳細] |
山莊村 | ~284 | 村莊 | 因地處山坡,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屬磐安鎮山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毛家河村 | ~285 | 村莊 | 因以毛姓人氏聚居,且地處河邊,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后,為磐安鎮毛家河村民委員…[詳細] |
張家窯村 | ~286 | 村莊 | 因以張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間居民居住窯洞,故名。…[詳細] |
張家山村 | ~287 | 村莊 | 因以張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后,為磐安鎮張家山村民委員會至…[詳細] |
郭家山村 | ~288 | 村莊 | 因以郭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金川鄉政府歸磐安鎮管轄至今。…[詳細] |
榆林坪村 | ~289 | 村莊 | 因內地勢平坦,且榆樹較多,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為磐安鎮榆林坪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莫周蘭村 | ~290 | 村莊 | 因以莫姓,周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管轄,為磐安鎮莫周蘭村民委員會至…[詳細] |
甄家莊村 | ~291 | 村莊 | 因以甄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金川鄉政府歸磐安鎮管轄。…[詳細] |
尉家莊村 | ~292 | 村莊 | 因以尉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后,為磐安鎮尉家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田家莊村 | ~293 | 村莊 | 因以田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后,為磐安鎮田家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石溝村 | ~294 | 村莊 |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49年成立金川公社;1978年從金川公社董坪村分開后,就建立了石溝大隊;1982年更名為李家石溝大隊;1984…[詳細] |
新窯村 | ~295 | 村莊 | 因早年間居民居住窯洞,故名。1958年屬金川公社;1984年屬金川鄉政府管轄;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并入磐安鎮后,為磐安鎮新窯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董家坪村 | ~296 | 村莊 | 因以董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莊兒溝村 | ~297 | 村莊 | 因地處山溝,故名。1951年設金川鄉,屬磐安區;1958年并入東風人民公社;1968年稱金川人民公社;1984年改金川鄉;2003年撤鄉并鎮,將金川鄉…[詳細] |
好梢科村 | ~298 | 村莊 | 因此地是根據柳梢長的旺,故而得名好稍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西坪村 | ~299 | 村莊 | 因地處西面,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1958年為金川公社西坪大隊,1984年為金川鄉政府西坪村民委員會,2003年撤鄉并鎮后改為磐安鎮西坪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馬家灘村 | ~300 | 村莊 | 因以馬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平灘,故名。1949年初,好稍科區。1953年8月,實行分制,屬天池鄉;1956年8月,撤區屬好稍科鄉;1958年9月,成立人…[詳細] |
潘家山村 | ~301 | 村莊 | 因以潘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52年屬磐安鄉;1958年屬磐安公社;1983年復改鄉,屬磐安鄉;1984年屬磐安鎮;2003年撤鄉并鎮,屬磐…[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遷集市于此,始稱盤安鎮,取安如磐石之意。
基本介紹:
磐安鎮地處甘谷縣渭河川道區。總土地面積10.68萬畝,總耕地面積4.19萬畝。平均海拔1360米, 年平均降雨量362.5毫米,年平均氣溫 11.2℃,全年無霜期220天。行政區劃:轄1個居民委員會,52 個村民委員會。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15512戶,鄉鎮總人口74418人,鄉鎮從業人員37377人。六通情況:52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電話,12個村通公路,21個村通 自來水,23個村通有線電視。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52所,在校學生17292人,教師497人。有醫院、衛生院2所,醫生80人,病床39張。經濟指標: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10402萬元,糧食播種面積3611公頃,糧食總產量10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磐安鎮(韭菜)榜上有名。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磐安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2021年8月,磐安鎮入圍2021年度中國蘋果產業百強鎮。
2021年4月,磐安鎮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磐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唐代,稱永寧鎮。
明時,設五十鋪。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一日,地大震,覆沒永寧鎮,遂遷永寧鎮集市于五十里鋪,轄10保。
1949年后,初設磐安區。
1952年6月,改為四區,轄磐安鄉。
1956年8月,改為磐安區,仍轄磐安鄉。
1957年6月,磐安鄉改為直屬鄉。
1958年9月,改置公社。
1984年,復為磐安鎮。
2004年,金川鄉并入磐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