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赤巖村 | 隸屬:泗橋鄉 |
區劃代碼:350925200202 | 代碼前6位:3509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胡姓居民住在后門山邊,故取村名為胡厝里;明朝末期,村落擴大,加上成為閩東北的交通要道,明府在村中設立一個巡檢司衙門,衙門建在房子前面,故又取名衙后村;清朝康熙后期,村落擴大,房屋基本建到巡檢司衙門之前,又更名為司前村;清朝末期,發現巡檢司衙門和連片房屋都建在一塊大赤色巖石之上,改名赤巖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赤巖村被認定為2023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高山蔬菜)。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赤巖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赤巖村上榜。
2019年6月,赤巖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5年10月,赤巖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赤巖村,宋初屬寧德縣關隸鎮,咸平三年(1000年)隸屬建寧府關隸縣(現政和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劃歸壽寧縣政和里七都,民國時期屬壽寧縣第六區。1955年9月同純池鄉劃入周寧縣管轄。1956年至1960年,赤巖又改名為周寧縣純池區赤巖管理區,1961年赤巖村成為泗橋公社的行政村,1984年改村委會,F轄赤巖、安將、吳厝坪、墓亭仔、紅橋頭、上岔頭、通洋頭等7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560戶,2519人,大學文化316人。耕地1679畝,林地8970畝。農業以種植茶葉、水稻、蔬菜、板粟為主。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69萬元。村民以務農和外出經商務工為主。在外經商務工1100多人,年產
歷史沿革:
宋初屬寧德縣關隸鎮,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隸屬建寧府關隸縣(今政和縣),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劃歸壽寧縣政和里七都,民國時期屬壽寧縣第六區.1955年9月同純池鄉劃入周寧縣管轄。
1956年至1960年,設純池區赤巖村委會.1961年成為泗橋公社的1個大隊,1984年改村委會。
周邊相關:
赤巖村附近有九龍漈風景名勝區、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縣塔公園、周寧滴水巖、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云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魔芋粉條等特產,有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屏南四平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