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遼村 | 隸屬:霞美鎮 |
區劃代碼:350623105219 | 代碼前6位:3506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后遼開基祖源自赤土鄉溪東村古致自然村,當時在山下搭一處臨時寮棚居住,寮棚背后靠山,得名后寮,后來為書寫方便改為后遼,故名。
基本介紹:
后遼村有耕地1119畝(水田304畝,農地815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有一片淺海和灘涂,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吊養太平牡蠣(日本大蠔)。
20世紀70年代開鑿一條排灌渠道,長2公里,2000年,投工投資加以擴寬加深。
建可行汽車的道路貫通各自然村,與霞美通下蔡林場的公路相接。
后寮小學,校園面積2999平方米,建筑面積604平方米,設9班級,學生289人,教師13人。
后遼村與下蔡村、塔嶺村、山前村、前梧村、北江村、董門村、溪仔村、白石村、五社村、巷內村、運頭村、眉田村、過田村、中社村相鄰。
歷史沿革:
后寮民國時期為屬霞美鄉所轄的后寮保。
新中國初期屬第四區(舊鎮區)北江鄉所轄。
1958年9月為舊鎮公社北江管理區北江大隊所轄。
1961年7月撤銷管理區,成立屬從舊鎮公社分設的溪仔墟公社管轄的后寮大隊。
1964年9月,溪仔墟公社合并于霞美公社,屬霞美公社管轄后寮大隊。
1984年9月屬霞美鄉后寮村,1990年為屬霞美鎮管轄的后寮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后遼村附近有福建土樓、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天福茶博物院、三平風景區、東山風動石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和琯溪蜜柚、漳州蘆柑、云霄枇杷、東山鮑魚、白芽奇蘭茶等特產,有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東山歌冊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