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坑村 | 隸屬:綏安鎮 |
區劃代碼:350623100219 | 代碼前6位:3506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建村前這里是荒草叢生的山坡,常有整群的野馬在此出沒,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馬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馬坑村,位于綏安鎮西部,處縣城西郊。東鄰綏西社區,西與石榴鎮梅北村及石古農場接界,南鄰綏南社區大陂社,北鄰和埔場及寨窯村。源自馬坑上(海拔136米)的馬坑溪流經本村境,經梅東九堀山下匯入鹿溪。源自長橋溪內和中西林場巖前溪流經棕口,高羅山。從“梧桐隙”匯入鹿溪。國道324線公路從西廟社邊經過。省道牛舊線經馬坑、棕口、下學、烏潭埔穿過,廈深鐵路從和埔場往南經本村境內。
本村有耕地面積2428畝,其中水田1382畝,農園1046畝,果樹地700畝,有林地1600畝。590戶,2696人,其中60歲以上有310人,90歲以上占6人。
【政區沿革】
馬坑清代至民
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3團成立舊址位于漳州市漳浦縣綏安鎮馬坑村新厝頂自然村。舊址原為該村陳氏祠堂,稱“三世總憲”祠堂,占地面積360平方米,格局為一廳兩房兩廂兩進式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坍塌,現
歷史沿革:
馬坑清代為馬坑保。
民國前期情況不詳,1944年設馬坑保,屬綏安鎮所轄。
新中國初期屬第一區(城關區)的馬坑鄉。
1956年10月改屬石榴區。
1958年9月改屬石榴公社的馬坑大隊。
1964年9月改屬城關公社。
1984年9月改為屬城關鄉的馬坑村。
1988年5月城關鄉并入綏安鎮,馬坑村屬綏安鎮。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馬坑村附近有紅軍閩南獨立第3團成立舊址、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園、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景區、濱海火山地質公園、唐山過臺灣石雕園等旅游景點,有舊鎮大蠔、漳浦沙西紅鱘、烏石荔枝、沙西榕樹盆景、深土紫菜、杜潯酥糖等特產,有漳浦剪紙、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