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福鎮 | 隸屬:漳平市 |
區劃代碼:350881102 | 代碼前6位:3508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400 |
轄區面積:約53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4萬人 |
人口密度:約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福里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沿用古名“永福里”簡稱為名。1934年后分屬福市保、石溪保,初隸第二(永福)區南河聯保,后屬福里鎮,之后并屬永福鎮;1949年初為永福鎮(后為永福區)…[詳細] |
李莊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李莊村在永福鎮中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5公里。轄下樓、仁后洋、來吉、饒足、官洋、外新坊、內新坊等自然村,村委會設下樓。包括廢村總面積13.1平方…[詳細] |
西山村 | ~203 | 村莊 | 2000年,漳平市永福鎮被命名為“中國杜鵑花之鄉”。該鎮以此為契機創建從福里福江到西山鰲頭“十里花街”。汽車在“十里花街”中徐徐前行。一排排整齊的大棚…[詳細] |
清源村 | ~204 | 村莊 | 明、清時代建村。早系吳、易、呂、張、傅諸姓聚居于此,戶數眾多,名曰“千家園”。后由諧音衍為“青家園”。清道光年間陳姓人入遷,繁衍發達,更名“陳家園”![詳細] |
呂坊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呂坊村在永福鎮中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2公里。轄呂坊、黃徐、鄧徐山、新樓、鄧家坊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呂坊,總面積8.8平方公里。地處呂坊溪畔坦地和澗谷…[詳細] |
后盂村 | ~206 | 村莊 | 后盂村在永福鎮西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3.5公里。轄后盂、坎下坂東坑、寶山、下山興、石橋頭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坎下坂。總面積28.1平方公里。地處叢山…[詳細] |
新坑村 | ~207 | 村莊 | 新坑村在永福鎮西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3.2公里。轄新坑、小村、內厝坪、新厝、仙宮、樓仔尾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新坑?偯娣e22.2平方公里。地處丘陵澗谷…[詳細] |
龍車村 | ~208 | 村莊 | 龍車村在永福鎮西南邊,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0公里。轄潭頭、村頭、麻只貝、水尾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潭頭?偯娣e36. 46平方公里,民居分布拱橋溪源頭谷地…[詳細] |
石洪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漳平市永福鎮石洪村與永福鎮政府一河之隔,屬集鎮次中心區。鎮中心學校、中心幼兒園,毓秀小學均座落于本村。全村分內洪、后洋、溪心、溪林、石林5個自然村,有…[詳細] |
洪坑村 | ~210 | 村莊 | 洪坑村在永福鎮中西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5公里。轄洪坑、田頭、半嶺、淇洋、甲洋、下雷石、蜘蛛形、彎丘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洪坑。包括廢村總面積約32平方公…[詳細] |
大坂村 | ~211 | 村莊 | 大坂村在永福鎮西北邊,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0.5公里。轄大坂、湯窟、明山盂、下里寮、盂巖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湯庭?偯娣e10.5平方公里。地處拱橋溪上游…[詳細] |
秋苑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秋宛村在永福鎮中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3公里。轄秋榜、下坂(霞苑)、后坑、寮內等自然村,村委會設秋榜~總面積3.4平方公里。地處下浙(永福)溪北…[詳細] |
蘭田村 | ~213 | 村莊 | 明、清時代建村。古與永福圩合稱留田,因地屬圩下方,又稱“下留田”。后來陳姓人入遷,更名藍田,寓“蘭田種玉”之意,故名![詳細] |
紫陽村 | ~214 | 村莊 | 紫陽村在永福鎮中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3公里。轄紫陽、石卿、城兜、下雷石等自然村,村委會設紫陽?偯娣e13.7平方公里。村落除下雷石處山谷外,其余皆分…[詳細] |
封侯村 | ~215 | 村莊 | 俗稱“硿頭”,后人認為此名庸俗,乃以近音雅化為今名![詳細] |
文星村 | ~216 | 村莊 | 文星村在永福鎮東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0公里。轄文星、大路坡、曾厝壁、松樹侖、南一盤石、水流坑、后溪、山豬窟、庠坑、前礤、前坑、洋坑樓、姑蘇、小陳…[詳細] |
同春村 | ~217 | 村莊 | 同春村在永福鎮北端,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6公里。轄外洋、內洋兩自然村,村委會設外洋。包括廢村總面積26.7平方公里,民居分布丘陵寬谷及坳地,呈不規則狀…[詳細] |
桂洋村 | ~218 | 村莊 | 桂洋村在永福鎮西北端,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0.5公里。轄桂洋、蓋德洋、可慶、梧坑林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桂洋。總面積45. 65平方公里。民居散布叢山峻嶺…[詳細] |
箭竹村 | ~219 | 村莊 | 箭竹村在永福鎮東北端,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7公里。轄箭竹坪、小村兩個自然村,村委會設箭竹坪。包括廢村總面積23.9平方公里。地處高山坡地上,民居呈不規…[詳細] |
佳山村 | ~220 | 村莊 | 明、清時代建村。傳說,當地早為許氏開辟定居,初名“許家坊”。后以境內山水秀麗可佳,更名為“許佳山”。“許”“可”方言近音,又寫為“可佳山”,簡稱今名![詳細] |
和豐村 | ~221 | 村莊 | 和豐村在永福鎮東南邊,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5公里。轄和豐、松柏岐、香山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和豐?偯娣e20.8平方公里。地處叢山坡地和澗谷間,聚落呈鼎立狀…[詳細] |
潁水村 | ~222 | 村莊 | 穎水村在永福鎮東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8.6公里。轄潁水、大洋、卓村、巖前、駕山、新溪、潭路、路寮:水尾、烏坑等自然村,村委會設潁水。包括廢村總面積…[詳細] |
陳村村 | ~223 | 村莊 | 原名“董村”,后董氏因故遷居華安等地,陳姓入遷,遂更今名。…[詳細] |
元沙村 | ~224 | 村莊 | 元沙村在永福鎮西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0公里。轄元沙橋頭、下樓、山坪(含圳口厝、竹下厝聚居點)、坑仔洋、棗村腳、紅窟底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元沙橋頭![詳細] |
嶺下村 | ~225 | 村莊 | 嶺下村在永福鎮西南部,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2.5公里。轄大嶺下、坪侖、內佳山、四旺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大嶺下。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村落點布崇山頂上和坡…[詳細] |
適榕村 | ~226 | 村莊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取“適仔下”“榕樹下”兩名首字為名![詳細] |
古溪村 | ~227 | 村莊 | 古溪村在永福鎮西南緣,與鎮駐地永福圩直距18公里。轄古溪(含小溪、新厝、羅厝聚居點)、南寨、產域等自然村,村委會設小溪。包括廢村總面積19. 03平方…[詳細] |
地名由來:
引自《詩經·大雅》“君子萬年,永錫祚胤”。即永遠賜福子孫,寓代代幸福之意。故名。
基本介紹:
"永福鎮位于漳平市西南部,四周群山環抱,一馬平川,海拔755米,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有“高山花園”和“小廬山”之美譽。全鎮土地面積535.5平方公里。東臨廈、漳、泉“金三角”,南與南靖縣的和溪鎮毗鄰,北可直通永安、三明,西和龍巖市接壤。
永福種花歷史悠久,是盛產各種名貴花卉的生產基地,近年來永福鎮花卉業得到較快發展,形成了以西洋杜鵑為主,蘭花、茶花、蘇鐵、瑞香、綠化木為輔的花卉種植格局,現約有1100多個品種花卉,年產花苗450多萬株。2000年被評為“中國杜鵑花之鄉”、“花鄉”。
".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認定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
2023年10月,永福鎮被確定為2023年福建省級森林康養小鎮。
2021年5月,永福鎮入選2022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永福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永福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永福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永福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農業部認定永福鎮為第四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臺品高山茶)。
2014年7月,永福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上林水庫位于永福鎮清源村上林自然村,攔蓄下浙溪源頭之水。始建于1959年10月,原設計為小(一)型水庫,后遇國民經濟困難,于1961年8月停建。1976年5月續建,擴建為中型水庫。1980年
歷史沿革:
1930年建立永?倕^蘇維埃政府。
1934年廢里社屬第二區。
1940年為福里鎮。
1942年撤區置永福鎮。
1952年為第三區(永福區)。
1957年屬永福督導片。
1958年成立永福公社。
1961年永福公社析置永福、赤豐、適元、文星4公社。
1964年4公社并為永福公社。
1984年改永福鄉。
1987年改永福鎮。
漳平高山茶--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福建漳平永福閩臺緣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落戶于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永福鎮山地氣候與臺灣文山、南投等茶業專區相同,被臺商譽為“大陸阿里山”,發展臺灣高山茶具有得
永福鎮位于漳平市西南部 ,地處戴云山脈和博平嶺山脈,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 ,是漳平南部經濟、文化、交通重鎮,漳平、龍巖鄰近鄉鎮的物資集散地。福建漳平永福鎮是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