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銀坑村 | 隸屬:西洋鎮 |
區劃代碼:350481100217 | 代碼前6位:3504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民以前在此儲存銀兩,故名。
基本介紹:
銀坑村座落于海拔平均650多米的高山上,距西洋集鎮約12公里,共有5個村民小組,189戶,總人口721人,黨員13人(其中60歲以上7人、40-60歲黨員3人、40歲以下3人、入黨積極分子6人)共有耕地1168畝,山林15800畝(其中竹林10600畝),人均竹林約15畝,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以竹山為主。2005年銀坑村村財收入約1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約5500元。該村兩委共7人(含市人事局下派-1人)
2005年來,銀坑村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充分發揮本村優勢,立足本村實際,挖掘各種潛力,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管理民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經濟發展方面,該村抓住村里林竹資源豐富的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銀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永安二十八都,民國時期屬西洋鄉。
1951年9月屬西洋區小螺鄉。
1958年10月屬西洋公社。
1962年1月屬小螺公社。
1966年2月屬西洋公社銀坑大隊,1984年改為銀坑村,成立銀坑村村民委員會。
2005年建立現今辦公樓。
周邊相關:
銀坑村附近有永安桃源洞、甘乳巖、貢川古鎮、永安霞鶴生態農莊、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吉山土堡等旅游景點,有閩筍干、永安吉山老酒、永安貢川草席、安砂魚、安貞旌鼓、永安萵苣等特產,有永安大腔戲、龍角舞、永安“唱花”、永安大腔傀儡戲、永安貢席制作工藝、永安安貞旌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