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莆禧村 | 隸屬:山亭鎮 |
區劃代碼:350305109213 | 代碼前6位:3503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52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莆禧古城為明代抗倭古城,東南北三面臨海,地勢又高,晴天朝陽出海,嵐光海霧幻作一襲絳紗披掛其間,前人美其名“浮曦”。明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在這里筑城駐兵以御倭寇,“浮曦”也就由方言諧音演變為寓意吉祥的“莆禧”。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莆禧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19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莆禧村為第六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基本介紹:
莆禧村是福建省莆田市北岸開發區山亭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5030510921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50305。郵政編碼為351152,長途電話區號為0594 ,車牌號碼為閩B。莆禧村與港里村、蔣山村、西埔口村、西埔村、東店村、山柄村、新烏垞村、東烏垞村、西烏垞村、文甲社區、東仙社區、西前社區、利山社區、山亭社區相鄰。
莆禧天妃宮位于北岸山亭鄉莆禧村北門自然村,創建于宋紹熙三年(1292),初名“崇福夫人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修,莆禧城建城時,改名“天妃宮”,二進廊枋式建筑布局。坐東南朝西北,通面
莆禧城墻位于北岸山亭鄉莆禧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防倭而筑千戶所成。嘉靖二十三年(1544),莆禧軍民在興化衛中所千戶白仁、分巡姚鳳翔率領下于此擊敗倭寇,俘敵14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
莆禧城隍廟原名鯉江廟,位于北岸山亭鄉莆禧村,據傳宋末二帝避雨廟中,晾黃袍于廟中神座,故有“御賜黃袍”之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鯉江廟,改為莆禧城隍廟。清康熙年間復界后又重修,二進廊
歷史沿革:
1918年,忠門行政區改成莆田第八行政區,區公所設在莆禧;1950年為莆安鄉;1958年為莆禧大隊;1961年6月,行政區調整,建立莆禧人民公社;1965年撤區并社,改為莆沙大隊;1972年后稱莆禧大隊;1984年改為莆禧村,屬莆田縣忠門鄉。
1988年10月莆田縣忠門鎮。
1997年屬莆田縣山亭鄉。
2010莆田市秀嶼區山亭鎮。
周邊相關:
莆禧村附近有莆禧天妃宮、莆禧城墻、莆禧城隍廟、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區、瑞云山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度尾文旦柚、興化桂圓、金沙薏米、莆田荔枝等特產,有媽祖祭典、莆田九鯉燈舞、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莆仙十音八樂、媽祖信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