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泉村 | 隸屬:東肖街道 |
區劃代碼:350802007207 | 代碼前6位:3508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委會取龍聚、泉井2自然村名首字定名。
基本介紹:
龍泉村位于龍巖龍巖八景之一“奇邁覽光”瓊寨山下,與鄧厝、聯邦、東堀等村相鄰,全村現有14個村民小組,人口2261人,黨員42人,耕地面積1528畝,山林面積3400多畝,今后三年龍泉村將緊緊圍繞“城市花園.魅力龍泉”的戰略目標,著力打造活力龍泉、森林龍泉、文化龍泉、民生龍泉,全面提升我村的綜合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到2015年全村總產值和村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以上,村財翻兩番以上,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文明進步、安定團結、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龍泉村與聯邦村、鄧厝村、湖洋寨村、東堀村、后田村、邦山村、隔頂村、肖坑村、菜園村、溪連村、盂頭村、連圣村、曲潭村、洋潭村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屬龍前鄉、龍興鄉,解放初為龍泉村(包括龍泉、泉井、東堀),1953年分壩橋、龍豐、前邦、龍聚等農會,1956年為附城區龍泉鄉,1958年屬東肖公社龍泉大隊,1984年為東肖鎮龍泉村委會。
周邊相關:
龍泉村附近有龍巖龍硿洞、竹貫古村落、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志高神州歡樂園、新羅梅花山、閩西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龍巖斜背茶、蘇坂蜜柚、龍巖山麻鴨、新羅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餅等特產,有新羅靜板音樂、龍巖咸酥花生傳統加工技藝、龍巖適中盂蘭盆節俗、龍巖什錦制作技藝、龍巖斜背茶傳統制作技藝、龍門鐵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陳汝奎,東肖龍泉村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生。父業醫,幼年受醫學熏陶。及長,入上海中國國醫學院攻讀中醫,畢業后,留校執教。后轉漳州、廈門行醫,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巖開診所。1956年參加創辦城關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