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隔頂村 | 隸屬:東肖街道 |
區劃代碼:350802007211 | 代碼前6位:3508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位于小山隔的上面,故名。
基本介紹:
隔頂村位于東肖街道的南部,全村人口680余人,耕地面積346畝。全村共轄8個村民小組,268戶,林地750多畝。村兩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7名,其中女黨員9名。村民主要靠種養業為主,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三年來,隔頂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理理論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標準,帶領全村群眾艱苦創業,眾志成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浪潮中,努力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目前,隔頂村的經濟發展勢頭是一年更比一年好。2011年村財收入80萬元,人均純收入9500元,初步實現了村富民富。
隔頂村與菜園村、邦山村、東堀村、溪連村、盂頭村、鄧厝村、連圣村、龍泉村、曲潭村、聯邦村、洋潭村、湖洋寨村、后田村、肖坑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中民村,1953年與雪厝合并為雷隔農會,1956年屬中民鄉(包括菜園、邦山、隔頂、李家、黃邦),1958年改為中民大隊,1962年分開為隔頂大隊,1965年又合為中民大隊,1979年又分開為隔頂大隊,1984年又恢復為隔頂村。
周邊相關:
隔頂村附近有龍巖龍硿洞、竹貫古村落、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志高神州歡樂園、新羅梅花山、閩西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龍巖斜背茶、蘇坂蜜柚、龍巖山麻鴨、新羅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餅等特產,有新羅靜板音樂、龍巖咸酥花生傳統加工技藝、龍巖適中盂蘭盆節俗、龍巖什錦制作技藝、龍巖斜背茶傳統制作技藝、龍門鐵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陳玉西,東肖鎮隔頂村人,民國12年(1923)7月生。民國27年加入共產黨,任東肖區隔頂村黨支部委員。民國29年10月,為中共閩西特委基干隊隊員。翌年5月后,歷任中共東肖區委委員、中共湖邦區委特派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