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單斗村 | 隸屬:三沙鎮 |
區劃代碼:350921106217 | 代碼前6位:3509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有一斗田較大,故名。
基本介紹:
自2011年以來,縣黨委、縣政府、縣民宗局等相關部門實行“造福工程”少數民族村以及扶貧工程等優惠措施,結合造福工程搬遷,統一選址規劃,分期將單斗少數民族村轄內的各自然村群眾集中搬遷隴頭牛店安置點,先后實施異地搬遷隴頭排塘外、上牛店,共100多戶,460多人。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完成了村內水泥硬化、下水道、電網等建設。2014年投資15萬元,完成村委樓的裝修,投資30萬元解決新搬遷72戶共380多人的飲水問題,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
近年來我村主要產業:茶園600多畝、果園850畝、養殖紫菜500多畝。
2014年至201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鎮委、鎮政府發動幫扶領導,干部進村入
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5年屬第四區(牙城區)隴頭鄉單斗村,1956年劃歸水門,1957成立單斗大隊,水門區隴頭公社,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單斗生產大隊。
1960年分為高山頭、單斗兩個大隊,1966年合并為單斗大隊屬三沙公社,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單斗村,選舉產生村民委
周邊相關:
單斗村附近有赤岸村、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宮、楊家溪景區、空海大師紀念堂、霞蒲灘涂、北岐灘涂等旅游景點,有霞浦晚熟荔枝、霞浦沙江牡蠣、寧德大黃魚、霞浦海帶、霞浦紫菜、霞浦榨菜等特產,有畬族小說歌、婚俗(畬族婚俗)、畬族花斗笠、畬族古民居、閩東畬族婚俗、霞浦布袋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