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春鎮 | 隸屬:霞浦縣 |
區劃代碼:350921101 | 代碼前6位:3509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5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蓮花山社區 | ~001 | 村莊 | 蓮花山社區位于長春鎮北面,縣道沙呂線在32公里處分叉,由柏油路變為水泥路前往蓮花山社區,蓮花山社區距鎮區所在地13公里。村內主要以種茶為生,下轄有6個…[詳細] |
洪江村 | ~201 | 村莊 | 洪江村位于東沖半島北部,背靠道教名山葛洪山,南畔東吾洋,距縣城十六公里,背山向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村莊歷史文化,城內街道以桃城壽街布局,有閩東…[詳細] |
漁洋里村 | ~202 | 村莊 | 漁洋里村位于東吾洋東部沿海,距霞浦縣城12公里,距鎮區所在地13公里,下轄1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現有674戶2188人。該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詳細] |
漁洋垾村 | ~203 | 村莊 | 漁洋垾村位于東吾洋東部沿海,霞呂交戰公路沿線,與漁洋里村和秋竹崗村相鄰。下轄有776戶、2324人,轄有5個自然村,分成12個村民小組。其中農業人口為…[詳細] |
秋竹崗村 | ~204 | 村莊 | 秋竹崗村位于東吾洋沿岸沿線,歷史文化遷徙于清初年間。下轄有4個自然村,主村為1行政村,有8個村民小組,共有396戶,總人口1320人,其中農業人口為5…[詳細] |
長門村 | ~205 | 村莊 | 長門村位于東沖半島東面近陸端,長春鎮東部,遷徙于清朝年間,交通道路在縣道沙呂線在32公里處分岔,由水泥路前往長門村,水泥路全長4. 2公里,約15分鐘…[詳細] |
武曲村 | ~206 | 村莊 | 武曲村位于霞浦縣南部,是進入東沖半島的門戶和必經之地,東瀕福寧灣外海,面臨東吾洋內海,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距縣城15公里、長春鎮區7公里,東沖半島二級…[詳細] |
長春村 | ~207 | 鎮中心區 | 長春村位于霞浦縣東南部東吾洋沿岸,距縣城約39公里,處于棋盤山、大坑里、牛寨三座水庫的下游處,霞呂交戰公路沿線地區,下轄4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1…[詳細] |
傳臚村 | ~208 | 村莊 | 傳臚村位于東沖半島中部,長春鎮北面,東接省道沙呂線,西瀕東吾洋,距長春鎮區所在地3公里,距高羅旅游區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條件優越,山川秀美,地利人和…[詳細] |
祖厝村 | ~209 | 村莊 | 祖厝村村位于東吾洋沿岸、地處長春鎮區東北部、二級線公路沿線,與武曲和傳臚村相鄰。本村歷史遷徙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80多年的歷史。下轄有2個自然村,主…[詳細] |
長溪村 | ~210 | 村莊 | 長溪村位于東吾洋沿岸,長春鎮西南部,霞呂交戰路沿線,距長春鎮區所在地2公里,下轄8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現有615戶2048人,黨員64人,村兩委成…[詳細] |
文岐村 | ~211 | 村莊 | 文岐村位于東吾洋東部沿海,長春鎮西部,距離鎮區所在地7公里,下轄1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共有373戶,總人口1562人。文岐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詳細] |
武岐村 | ~212 | 村莊 | 武岐村位于東吾洋東部沿海地區,長春鎮西部,距鎮區所在地1.5公里,下轄1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515戶2100人。近年來武岐村以打造美麗鄉村,提升…[詳細] |
埕塢村 | ~213 | 村莊 | 埕塢村位于東沖半島長春鎮和下滸鎮交界處。這里依山傍海、物產富饒、交通便捷、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背靠全縣第四高峰金子山,面向浩瀚的東吾洋、官井洋;兩洋盛產…[詳細] |
大京村 | ~214 | 村莊 | 大京村位于東沖半島中東部近陸端,長春鎮東南部,南、北、西三面依山,東臨東海,屬長春鎮東部沿海地區,交通道路從霞呂交戰路苯基彎接入,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1…[詳細] |
斗米村 | ~215 | 村莊 | 斗米村位于東沖半島東北部,古有“海上驛站、金斗米”之美稱。屬長春鎮東部沿海地區,交通道路從東海一號沿海觀光道接入,距離霞浦縣城36公里,距離長春鎮區所…[詳細] |
蜘蛛網村 | ~216 | 村莊 | 蜘蛛網村位于東沖半島東北部,長春鎮東南部,交通道路從大京分岔路連接,距長春鎮區所在地20公里,下轄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現有299戶1055人。其…[詳細] |
閭峽村 | ~217 | 村莊 | 閭峽村位于東沖半島的東南近末端,長春鎮東南部,霞閭交戰路尾端,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17公里,下轄有4個自然村,主村為閭峽行政村,有23個村民小組,共有1…[詳細] |
小京村 | ~218 | 村莊 | 小京村位于東沖半島近末端,長春鎮東南部,處于霞呂交戰公路沿線,遷徙于明末清初年間,距長春鎮區所在地16公里,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目前,主村為小京村…[詳細] |
法華村 | ~219 | 村莊 | 法華村位于東沖半島東南方, 長春鎮中部,霞呂交戰路沿線,是長春鎮唯一的山區行政村,也是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主要以畬族為主,因村內水庫旁有一座千年古剎…[詳細] |
里城村 | ~220 | 村莊 | 里城村位于長春南部,臨羅湖灣,法華水庫下游,在羅湖防洪堤的保護范圍內,交通道路從霞閭線接入,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18公里。里城村原名為羅浮堡,據宋朝時代…[詳細] |
外城村 | ~221 | 村莊 | 外城村位于長春鎮東南部,臨羅胡灣畔,法華水庫的下游,在羅赤防洪堤的保護范圍內,交通道路從霞呂線的羅湖路口接入,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23公里。外城村歷史文…[詳細] |
赤沙村 | ~222 | 村莊 | 赤沙村位于東沖半島東面近陸端,臨羅湖灣畔,屬長春鎮南部沿海地區,是個偏僻的小漁村,交通道路從里城村接入,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18公里,下轄有1個自然村(…[詳細] |
加竹村 | ~223 | 村莊 | 加竹村位于東沖半島沿岸,臨羅湖灣畔,屬長春鎮南部沿海地區,交通道路從霞呂線羅湖路口接入。距離長春鎮區所在地18公里,下轄2個自然村(樓后、加頭),6個…[詳細] |
亭下溪村 | ~224 | 村莊 | 亭下溪村位于東沖半島東部,長春鎮東北部,距霞浦縣城28公里,臨高羅灣。下轄3個自然村,668戶2800人,黨員54人。隨著“1號濱!庇^光道的建設,該…[詳細] |
下洋城村 | ~225 | 村莊 | 下洋城村位于霞浦縣東沖半島高羅海濱,三面環山,面臨東海,氣候溫和,為濱海旅游勝地。下轄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562戶1902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7…[詳細] |
漁家地村 | ~226 | 村莊 | 長春鎮漁家地村位于東沖半島北部,依山傍海,海拔300多米,左長表島核電站相鄰,右接高羅海濱旅游景區。全村總戶數219戶、有5村民小組,總人口713人![詳細] |
積石村 | ~227 | 村莊 | 積石村位于霞浦縣東沖半島東南部,距高羅海灘僅相隔2公里。歷史文化,據記載,自明朝洪武年間,遷此開創鴻基至今已有六百余載。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明清朝歐廷…[詳細] |
地名由來:
長春原名“長村”,因原古堡內村街較長而得名,后雅化為長春。故名。
基本介紹:
霞浦縣轄鎮。1949年設長春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沿海,距縣城17.7公里。面積153.6平方公里,人口5.6萬。轄洪江、漁洋翷、秋竹崗、長門、武曲、傳臚、長春、武岐、文岐、埕塢、長溪、法華、赤沙、里城、外城、加竹、閭峽、蜘蛛網、斗米、積石、亭下溪、下洋城、漁家地、大京、小京、祖厝等27個村委會。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盛產海帶、紫菜、對蝦。名勝古跡有法華寺。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名單公布,長春鎮榜上有名。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長春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傳臚城堡是東沖半島上除大京古堡外,另一個保存地較為完整的古堡,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城墻四周圍滿了古榕樹。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在霞浦區間車站乘坐前往下滸或長春的班車,在傳臚村站下
歷史沿革:
1949年初建立第二區公所,駐長春鄉,1952年改為長春區公所,1958年5月撤區設立長春工作片中心指揮組,同年9月成立長春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復區建制,仍稱長春區公社,1966年撤區以革委會代替管委會,1980年12月復稱管委會,1984年4月建立鄉人民政府,1992年長春鄉改為長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