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華鎮 | 隸屬:仙游縣 |
區劃代碼:350322109 | 代碼前6位:35032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轄區面積:約7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燈塔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燈塔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邊,龍華溪下游,村委會設在下同,北面依山,南面木蘭溪劃分南北,東鄰龍華鎮東方村、龍西林村,西與龍華鎮團結村毗鄰,南與龍華鎮…[詳細] |
建華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建華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大池巷,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聚落在龍華寶幢山下,木蘭溪南畔,東南與鯉南鎮接壤,西北與大濟鎮毗鄰,對岸是…[詳細] |
東方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東方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0.4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壩下。由壩下、下年、奇居、田井4個自然村組成。有11個村民小組,村民641戶、2767人。 1984年…[詳細] |
龍西林村 | ~203 | 村莊 | 西林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東0.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大埔,聚落在木蘭溪畔。由大埔、新厝、舊厝、下山仔、山仔5個村民小組,村民296戶、1346人。 民國年…[詳細] |
愛和村 | ~205 | 村莊 | 愛和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南1公里處,村委會設在田厝小組。由山仔組、墘上、墘下、田厝、大門、紅堯、宮邊、下頭、頂頭、前山、下厝、舊厝、頂厝、半山、大埔、申…[詳細] |
團結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團結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南1.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龍湖,聚落在龍華中部,南靠木蘭溪畔。由下溪、舊厝、新厝、厝仔、頂厝、瑞元、溪田、龍湖、頂張、新合、埔兜…[詳細] |
新峰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新峰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2.4公里處。由也垅、利厝、利新、舊厝、新厝、城溪、中溪、下溪、厝后、塔斗、柳墘、下厝、過橋、過溪4個自然村組成。有14個村民小…[詳細] |
貂峰村 | ~208 | 村莊 | 貂峰村在龍華鎮鎮政府駐地西3公里處,村委會設在下厝,北邊與大濟鎮后林村接壤,東邊與龍華鎮團結村毗鄰。曾是遠近聞名的“扁食村”。由半渡門、三角埕、月光池…[詳細] |
紅星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紅星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2.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開坡,聚落在木蘭溪。由上房、洋莊、下元、玉琴、上元、開居、開坡、下街、上街、下隊、上隊、龍山、洋度尾、…[詳細] |
紅旗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紅旗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2.4公里處,村委會設在獅頭山,聚落在木蘭溪。由門山、頂厝、下樓、岑兜、祖利、尾厝、頂西、下埔、新厝、頂學、頂間、舊厝、下厝1…[詳細] |
林內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林內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2.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躍進臺,即是主村道八口邊,聚落在沈海復線高速公路及省道三明-郊尾公路兩邊。由舊厝、下厝、大墘、厝尾、磨…[詳細] |
金溪村 | ~212 | 村莊 | 金溪村在龍華鎮鎮政府駐地西7.2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后社,聚落在三郊路邊,是龍華溪支流發源地。由牛洋少數民族自然村、松柏洋、山邊、車坑、后張、后社、東埔…[詳細] |
金建村 | ~213 | 村莊 | 金建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8公里處,村委會設在金建。由企頭、后厝、大門宅、尾厝、井兜、碧石、建新、學后、頂林仔、溪仔店、西慶、后垅、后方、在頂、后井、岳…[詳細] |
金沙村 | ~214 | 村莊 | 金沙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10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蘇厝,聚落在下埔寨下西,是龍華溪流發源頭。由尾厝、池頭、上庫、新厝、窯下、頂厝、埔林、交林、建林、蘇厝、…[詳細] |
金山村 | ~215 | 村莊 | 金山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南15公里處。由祖厝、頂厝、大坵、內張、元頭、山上、后溪、土寨、塔林、雙塔、五垅、埔后、馬路、南山、南星、水門、勤作、奇兜、苦…[詳細] |
東岐村 | ~216 | 村莊 | 東岐村在龍華鎮政府駐地西20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蘇厝東岐嶺頭。由東岐、中房2個自然村組成,有4個村民小組,村民136戶、907人。民國期間屬泉州市羅溪區…[詳細] |
地名由來:
龍華境內有一條溪流叫龍華溪,流經全境。唐垂拱二年(686年)建造一座規模較大的寺院。唐宣宗于大中二年(848年)賜予寺名曰:“龍華寺”。龍華鎮取其“龍華溪”及“龍華寺”之名。俗名“龍花”,因“花”與“華”方言諧音,故曰“龍華”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仙游縣轄鎮。1958年建龍華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木蘭溪南岸。面積77.4平方公里,人口6.8萬。三郊公路、仙泉公路過境。轄燈塔、團結、愛和、龍西林、東方、建華、平原、大坂、象坂、象運、象林、新峰、貂峰、紅星、紅旗、林內、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甘蔗、竹木。鄉鎮企業有商貿、運輸、建筑、水電。境內有明魏升將軍墓。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龍華鎮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龍華鎮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龍華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龍華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龍華鎮榜上有名。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龍華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襲擊晉仙-所戰斗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龍華鎮紅星村磨頭街。1947年6月,中共閩中地委的主力部隊戴云縱隊挺進仙游境內后,接連開展了幾次較大規模的破倉分糧、打擊地方民團的軍事行動,國民黨省政府一
壩頭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龍華鎮紅旗村壩頭自然村。1943年4月,國民黨建陽警備司令部根據部署,抽調兵力分四路“會剿”中共福建省委駐地——閩北和建松政地區,形勢日趨嚴峻。此時閩中地區的局
仙德游擊大隊駐地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石寶自然村。1949年4月上旬,中共仙德工委干部擴大會議后,根據毛票等人提供的情況,工委決定率先襲擊晉仙-所。4月9日,劉佐周、毛票率領仙德游
建華王回祠位于仙游縣龍華鎮建華村下王尾厝,類別為古建筑。建華王回祠為仙游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墻體向外延伸5米至王金蠶厝界;西至墻體向外延伸5米至王慶榮厝界;南至墻體向外延
燈塔蔡襄祠位于仙游縣龍華鎮燈塔村吳店自然村,類別為古建筑。燈塔蔡襄祠為仙游縣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保護范圍:東至墻體向外延伸1.5米;西至墻體向外延伸3.6米;南至墻體向外延伸4.3米;北至墻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龍華鎮屬嘉禾里;明清時期,屬仁德里、孝仁里;民國時期,屬仁德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仙游縣六區、十一區;1958年9月成立龍華公社;1984年改為龍華鄉;1991年11月改稱龍華鎮。
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為貢品。現在金沙薏米還暢銷國內外。金沙薏米容易脫殼,出米率達60%以上。薏米的腹溝深、粒圓、含固形物多。煮熱時,湯較濃,能清熱、解毒、利水、去濕,可治
林植(1901-1933),福建省仙游縣人龍華鎮平原村。出身于貧苦家庭。幼年受教會教育,后進仙游模范中學讀書。1925年夏考進福州三山公學,在校期間組織成立仙游留省學生會,并創辦《仙游特刊》,團結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