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垵村 | 隸屬:內厝鎮 |
區劃代碼:350213111203 | 代碼前6位:35021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D |
長途區號:0592 | 郵政編碼:36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坐落小山北馬鞍形地帶,山南稱前鞍,山北稱后鞍,諧音故名。另相傳宋代建寧府通判許衍為村起名“南半里”,后其裔孫許垂旭改村名為后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后垵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后垵村概況
后垵村地理位置處于翔安與南安交界的小盈嶺腳下,背靠鴻漸山,面對國道324線,是廈、漳、泉經濟輻射圈的交匯點,地理條件優越,交通四通八達,非常便捷。
后垵村自然村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村,全村共有村民295戶,常住人口1185人,該村轄區劃分為6個村民小組,村中有一所小學——后垵小學,一所村級衛生所。
后垵村全村總占地面積約2500畝;其中,旱地290畝,水田210畝,山林地1600畝,村莊房屋占地面積約400畝。
后垵村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富的極富裕,窮的極貧窮;該村人均年收入約3800元,經濟來源有辦企業、經商、搞運輸業、經營服務業、務農等。該村有25戶經濟較為富
歷史沿革:
清屬民安里宏鼎保。
1943年屬民石鄉沙溪保。
1950年為沙溪鄉,屬第六區。
1955年改屬馬巷區。
1959年合在山峰大隊,屬馬巷公社。
1964年析置后垵大隊,屬巷東公社。
1984年為內厝鄉(1991年改鎮)后垵村委會。
1997年屬同安區。
2003年屬翔安區內厝鎮管轄區域至今。
周邊相關:
后垵村附近有小嶝休閑漁村、小嶝島、大嶝島、大嶝小鎮、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大帽山甘露寺等旅游景點,有古宅大蒜、上官青蔥、地瓜粉粿、鱷魚嶼蠔油、沙茶面、廈門姜母鴨等特產,有翔安農民畫、閩臺風獅爺信俗、翔安拍胸舞、春仔花習俗、香山廟會、宋江陣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后垵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