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賢村 | 隸屬:五夫鎮 |
區劃代碼:350782102202 | 代碼前6位:3507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宋代興賢書院周邊形成鄉村。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興賢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標題}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興賢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推介興賢村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20年8月,興賢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2020年12月,興賢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白蓮)。
2015年10月,興賢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五夫鎮興賢村,地處鎮區所在地。面積2.33開方公里,165戶,人口632人,轄4個村民小組,以水稻、煙葉和白蓮為主導產業。興賢村屬鄉村旅游重點村。村內有興賢村書院、劉氏家祠、玉虹橋、興賢右街、過化處、三峰鼎峙及朱子社倉等多處名勝古跡。
興賢村與五一村、翁墩村、五夫村、典村村、溪尾村、田尾村、毛廠村、大將村、古亭村、玉虹社區、汀溪村相鄰。
文化旅游:
興賢書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宋,由朱熹啟蒙老師胡憲構筑,初為鄉學,元代毀于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建。書院坐西朝東,現存面積252平方米,由大門、前廳、
興賢劉氏家祠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時代為清代。興賢劉氏家祠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77年由五一大隊劃出,設五夫公社良種場;1984年改稱興賢村民委員會,屬五夫鄉;1989年屬五夫鎮。
周邊相關:
興賢村附近有興賢書院、興賢劉氏家祠、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中華武夷山茶博園、武夷香江茗苑、龍歸源等旅游景點,有武夷巖茶、桐木關正山小種、武夷山大紅袍、五夫白蓮、武夷山巖茶、武夷肉桂等特產,有楓坡拔燭橋、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