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鎮地處武北四鎮中心位置,距縣城44公里。省道221線(武汀公路)貫穿新田、田雁、亭頭、新礤、桃溪、湘里6個村。縣內第二大河——桃瀾河,流經本鎮小瀾村注入汀江。全鎮人口3萬余人(其中桃溪村、小瀾村人口均超過5000人),下轄15個行政村、197個村民小組,下設18個黨(總)支部,現有黨員812名,其中女黨員137名。桃溪是開國少將藍文兆的故鄉,是武平革命史上著名的“小瀾暴-動”和亭頭土地革命斗爭的發生地,有小瀾泉坑背、陳屋、亭頭湖寮下、新華村、新蘭村5個革命基點村,在冊烈士197名。桃溪地域面積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6萬畝,林地面積22.6萬余畝,森林資源覆蓋率達80.3%;可開發水電資源7000多千瓦,現有水電站12座,裝機容量達7070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螢礦石、石英石,其中螢礦石儲量2萬多噸。桃溪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最高海拔1123米,最低海拔245米,這種較大高低海拔差的氣候條件和這里獨特的土質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桃溪素有“綠茶之鄉”的美稱。同時,桃溪也是“飛地鋼鄉”“慈善樂土”“和諧家園”。
綠茶之鄉。桃溪鎮是福建省主要綠茶生產地之一,“武平綠茶”主產地,擁有茶園2.5萬余畝,可采茶園近2萬畝,產量2000多噸,產值約2億元。茶葉加工企業20余家,其中,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綠色食品認證2家,名牌農產品3家,食品生產許可證5家,完成茶葉初制清潔化改造10家。已注冊“桃瀾”“梁野山”“年年春”“馥遠”等茶葉商標16個,其中,著名商標4個,知名商標2個。2009年成功注冊“武平綠茶”地標性商標。“武平綠茶”被認定為國家“綠色食品標志”、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被推薦為中國十大綠茶公共品牌。2014至2021年承辦六屆武平縣“采茶文化旅游節”活動。在第八、九、十屆“中綠杯”全國名優綠茶賽中桃溪榮獲9金22銀的好成績。桃溪茶企選送茶樣獲各級各類獎項200多個。2017年2月桃溪鎮被福建省茶葉協會授予“福建名茶之鄉”稱號,2020年5月被海峽兩岸茶葉交流協會授予“中國特色炒綠之鄉”稱號,2020年10月入選省級商務特色鎮(農貿型特色鎮),同年11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飛地鋼鄉。桃溪山多田少,為增收致富,他們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目前,全鎮有近萬人外出經商,大多數從事不銹鋼生產、加工、裝璜行業,遍布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并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際市場發展。據統計,在廣東佛山市由桃溪鎮人投資興辦,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不銹鋼企業有近30家,年產值超過50億元。
慈善樂土。全鎮擁有各種慈善基金1700多萬元,15個行政村中有12個村相繼成立慈善協會,桃溪中學結合60周年校慶籌集教育發展基金240萬元,桃溪鎮還在全市率先成立計生家庭扶助基金20萬元。每年發放獎教助學、扶貧濟困、敬老慰問等善款達170萬元以上。在“黨建+慈善”的引領下,“人人關心慈善,人人參與慈善,人人以慈善為榮”和“尊師重教、尊老愛幼、扶貧濟困”蔚然成風。2019年,籌集慈善資金近500萬元,推動實施桃溪村農民文體中心項目和小瀾村黃師宮大橋及小瀾暴-動策源地建設項目。2020年籌集慈善資金200余萬元助力魯溪至洋畬段道路改擴建項目建設。
和諧家園。全鎮慈善事業的不斷發展,彌補了一些救助機制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因貧困、生病、災害等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為桃溪社會治理帶來了積極影響。2012年全縣首批18個“無訟無訪村(居)”中我鎮有4個村得到縣授牌表彰,連續8年超過10個村榮獲市級“平安和諧村居”稱號;2012—2017年連續6年被評為市級“平安和諧鄉鎮”;2017-2018年度,被評為縣級生態環保攻堅戰役成績突出單位一等獎;2018年度,被評為縣級禁毒工作先進鄉鎮;2019、2020年度,被評為市級平安鄉鎮;2020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