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源色村 | 隸屬:朱口鎮 |
區劃代碼:350429101210 | 代碼前6位:350429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源色”本地方言音譯,為溪流里邊的意思,意即里邊的幾個村莊。
基本介紹:
源色村東部與將樂接壤,距泰寧縣城20公里,距福銀高速泰寧互通口10公里,距朱口鎮區5公里。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310戶,1369人,黨員36人,黨員中心戶2個。現有耕地面積2025畝,林地面積14280畝。
源色村主要以煙葉、水稻制種、優質稻等高效農業為支柱產業,近年來引進香豬、肉兔和肉豬養殖,為農村經濟體添加活力,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也存在人多地少,勞動力缺乏的困境,每年都有近700人外出上海、江浙、廣東、閩南等地務工、經商。2012年村財收入1.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672元。
源色村與洋發村、里家源村、朱口村、渠高村、神下村、梅林村、垇頭村、擎布村、黃厝村、赤坑村、南坑村、王坑村、游源村、寨色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屬綏城鄉樂城里梅林保;民國初至1931年屬于東鄉;1931年至1934年蘇維埃時期隸屬于朱口區蘇維埃政府;1934年6月隸屬二區,1940年屬下東鄉;解放后1950年12月至1951年12月,成立外垇鄉政府,隸屬二區;至1956年并入梅林鄉,隸屬朱口區;1958年從梅林分出成立外垇生產大隊,隸屬紅星公社;1959年隸屬朱口公社;1984年9月改為村民委員會,隸屬朱口鎮;1993年5月將外垇
周邊相關:
源色村附近有泰寧風景旅游區、泰寧金湖風景名勝區、甘露巖寺、泰寧明清園、泰寧古城、泰寧九龍潭等旅游景點,有朱口小籽花生、金湖烏鳳雞、泰寧鐵皮石斛、狀元糍、上清酒、小北斗紅菇等特產,有泰寧梅林戲、泰寧大源赤膊燈、泰寧大源儺舞、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