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門村 | 隸屬:松源街道 |
區劃代碼:350724001201 | 代碼前6位:3507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位于城關東部,故名。
基本介紹:
東門村地處松溪東部,東臨松溪河,南與南門村接壤,西與北門村相鄰,北倚來龍山公園。全村共有786戶,2868人,下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944畝,山地4300畝,轄區面積1.01萬平方公里,黨支部下設9個黨小組,有正式黨員113人,預備黨員3人,積極分子4人。
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門村黨支部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開展“五個好”村黨組織、黨員干部“五帶頭”、“我是黨員,有困難找我”等活動,積極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以黨員模范的行動,團結帶領大家出色的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認真做好群眾的征地和失地安置工作,
歷史沿革:
始建于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松源縣改松溪縣,縣城皈伏里(今舊縣)遷到東關里五頭金(今城關);清朝時期,隸屬城廂東隅2圖;1950年屬城關區解放街;1956年改名為東門街;1960年為城關公社東門大隊;1984年10月,農村政社分設,恢復鄉的建制,大隊改為村,稱東門村,設東門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東門村附近有松溪誥屏山景區、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題園、龍源綠茶景區、福當山景區、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區、招沙甲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松溪紅茶、松溪綠茶、湛盧寶劍、九龍窯瓷器、松溪小角、松溪薄餅等特產,有湛盧寶劍鑄造技藝、松溪民間版畫、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