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順昌縣 | 隸屬:南平市 |
區劃代碼:350721 | 代碼前6位:3507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200 |
轄區面積:約198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91萬人 |
人口密度:約9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雙溪街道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8個鎮、3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雙溪街道 | 7.62萬人 | 181.3km2 | 雙溪街道辦事處位于閩江上游富屯溪、金溪匯合處的順昌縣城區,距省會福州244千米,距武夷山機場175千米,轄區總面積181.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23萬…[詳細] |
建西鎮 | 7892人 | 130km2 | "建西鎮位于順昌縣東南部,距縣城24千米。與大歷鎮、洋口鎮、際會鄉、延平區峽陽鎮相接壤。建西(原名大埠嶺)是原建西縣(建西縣1964年成立,1970年…[詳細] |
洋口鎮 | 1.12萬人 | 142.5km2 | 洋口鎮地處富屯溪中游,原名上洋,位于東經117°54′,北緯26°47′,距順昌縣城15公里,東南與延平區的峽陽鎮、沙縣的高橋鄉接壤、西與水南鎮交界、…[詳細] |
元坑鎮 | 9092人 | 169.9km2 | 【地理位置】元坑鎮地處閩北順昌縣西南部,西鄰三明市將樂縣,東西寬16公里,南北長23公里,總面積169.9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元坑鎮大部分屬…[詳細] |
埔上鎮 | 1.24萬人 | 207km2 | "素有“柑桔之鄉”美譽的埔上鎮是順昌縣農業大鎮、工業重鎮,全鎮土地總面積20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入口2.4萬。通過近年來立足于山區生態資源的“…[詳細] |
大歷鎮 | 4283人 | 144.8km2 | "大歷,1939年設鎮,解放后隸屬南平第七區管轄,1970年并入順昌縣,1984年改為大歷鄉,1993年撤鄉建鎮。
大歷鎮位于縣境的東南部,…[詳細] |
大干鎮 | 9425人 | 209.42km2 | "順昌縣大干鎮位于順昌縣西北部,富屯溪中段,東經117°30—118°14’,北緯26°39’—29°12’之間。東北與順昌縣埔上鎮相連,北與邵武市洪…[詳細] |
仁壽鎮 | 1.13萬人 | 171.8km2 | "仁壽鎮位于順昌縣北部,距縣城60千米,東與建甌市交界,西與邵武市相連,北與建陽市接壤,屬順昌縣的邊陲之鎮,總面積171.8平方千米。仁壽在1940年…[詳細] |
鄭坊鎮 | 6607人 | 134.54km2 | 鄭坊鎮地處順昌縣西南部,與沙縣、將樂兩縣毗鄰,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0千米。全鄉總面積134.54平方千米。現轄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65個村民小組…[詳細] |
洋墩鄉 | 6622人 | 129.9km2 | "洋墩鄉地處順昌縣北部,距城關50公里,距316國道25公里,順陽公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全鄉土地面積12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7.1萬畝,耕…[詳細] |
嵐下鄉 | 1.25萬人 | 215km2 | "嵐下鄉位于順昌縣東北部,東與建甌市房道鎮相依,南與高陽鄉接壤,西與大歷鎮、際會鄉相連,北與洋墩鄉、仁壽鎮毗鄰。總面積215平方公里,距縣城48公里,…[詳細] |
高陽鄉 | 1.16萬人 | 236.5km2 | "高陽鄉位于順昌縣東部,土地面積236.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良種場,總人口2.21萬人。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自…[詳細] |
地名由來:
五代閩龍啟元年(933)升永順場為順昌縣,因縣有順陽鄉,水有順陽溪而名;另據清嘉慶版《延平府志》:以其初順服,故名,取順而昌之意。
基本介紹:
順昌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江上游富屯溪、金溪匯合處,為“閩江起源處、順達昌盛地”。縣域面積1985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街道)、130個行政村,戶籍人口23.02萬人,常住人口17.91萬人。城區面積8.6平方公里,人口8.4萬。主要縣情特點:
【大圣祖地】順昌大圣信俗活動源于唐末五代、興于元明,迄今已有千年歷史,文化實物遺存多達100多處,被譽為“大圣祖地”,大圣信俗活動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山石寶峰頂上的寶山寺大殿為元代全仿木砂巖石構建筑,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山也因此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目前正在推動大圣信俗文化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大圣博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入選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級筍竹精深加工示范縣名單。
2024年9月,入選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級林下經濟重點縣名單。
2024年9月,入選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級現代竹業重點縣名單。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順昌縣榜上有名。
2023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順昌縣大圣文化(文旅融合類)入選。
2022年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命名順昌縣木竹加工產業示范園區為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2021年11月,順昌縣大圣祖村森林康養基地被確定為2021年福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2021年9月,順昌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順昌縣人口數量為17.91萬人,位列南平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位。
歷史沿革:
唐貞觀三年(629年),析將樂縣東南兩鄉置將水場,垂拱三年(687年)分南鄉將水口為蠲科鎮。
景福二年(893年)改為將水鎮,后改永順場,隸屬建州。
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將永順場升為縣,取順而昌之意,故名。
仍屬建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劍州改稱南劍州,順昌屬福建路南劍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省中書省,南劍州升為南劍路。
延祏元年(1314年),南劍路改稱延平路,順昌仍屬之。
明
區劃: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