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溪源村 | 隸屬:芹洋鄉 |
區劃代碼:350924205206 | 代碼前6位:3509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56人 |
人口密度:約290人/平方公里 | 海拔:342米 |
地名由來:
因原先有一片桃樹,原稱桃林,后因地處長瀨溪較上游地段,故改為今名。
基本介紹:
溪源村地處壽寧縣城西南部腹地,海拔342米,面積3.3平方公里,2003年建設牛頭山水庫,海拔342米淹沒線以下房子搬遷到相距800米的移民新村,現有戶籍人口956人,常住人口160人,黨員39人,整村移民人數1015人。
溪源村主導產業為臍橙和茶葉,目前還新發展黃桃、食用菌、靈芝等產業,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2家,企業1家,茶葉商標1件,各產業發展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合作社吸納群眾及貧困戶并引導其進行標準化種植,公司與合作社對接暢通銷路,使群眾真正實現農產品不愁賣,保證群眾增產增收。目前,全村臍橙種植面積達1300多畝,年產量2700多噸,年產值1800多萬元,茶葉種植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溪源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溪源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溪源村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溪源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臍橙)。
歷史沿革:
張氏始祖張伯賢明宣德三年(1428)從新田下遷入。
清朝康熙乙未年吳姓從下屏峰遷入。
1912年~1949年為鶴溪鄉(托溪)溪源保。
1950年為第三區(平溪區)溪源保。
1956年屬芹洋區。
1959年撤區并社,為芹洋公社溪源大隊。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為芹洋區,仍為溪源大隊。
1965年撤區并社為芹洋公社溪源大隊。
1984年撤社建鄉,為芹洋鄉溪源村委會。
周邊相關:
溪源村附近有壽寧西浦景區、壽寧南山風景區、下黨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庫水利風景區、壽寧縣生態茶園等旅游景點,有壽寧高山烏龍茶、壽寧高山茶、壽寧茶葉、承天村烏龍茶、黃獨、三糍等特產,有壽寧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壽寧北路戲、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