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縣平溪鎮屏峰村坐落在山峰之巔的盆地上,北與下黨鄉西山、下屏峰村相接,西與下黨鄉上黨村接壤,因村前大山像一道綠色屏風,故名屏峰。全村面積10.6平方公里,下轄屏峰、智洋、際下洋、歡新洋、墓下洋5個自然村,共637戶,3000余人,以蔡、王、陳、羅、許、余、周、吳等姓氏為主,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1.49萬元。
主要特點:屏峰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黨性教育資源,是壽寧縣著力打造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點和下黨鄉紅色旅游新地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8月,粟裕、劉英率領的紅軍挺進師途經屏峰,并在此宿營,播下紅色火種。1938年秋,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書記劉英在浙閩邊界開辟新區,宣傳和組織抗日救亡,隨后帶領3000余人沿著屏峰——下黨的這條古道,向浙江挺進。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從屏峰出發,前往下黨開展扶貧調研,一路跋山涉水,步行總路程17.5公里,走出了一條“黨群連心路”,“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從這里走向全國。
2015年至今,省委組織部陸續安排了省體育局、省委組織部、省老干部局優秀黨員到屏峰村黨支部任第一書記,以抓黨建工作入手,筑牢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有力提升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村級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創立了“連心富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由黨員、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組成,種植基地面積200余畝,其中上坂種植基地80畝,主要種植大佛龍井和黃桃;龍頭種植基地120畝,主要種植黃桃、葡萄、番薯等。合作社的成立促進了土地流轉,培養了新型農民,加強了農民市場競爭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促進增收致富。
進展情況:屏峰村黨支部響應縣委“三個帶頭”號召,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群眾參與合作社等方式推動撂荒地整治,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引進技術能人15人,吸納種糧大戶10戶,開墾撂荒地種植面積460余畝。
同時,為充分發掘“黨群連心路”的紅色資源和現實意義,發揮其在黨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分別在2018、2019年成功舉辦了兩屆“不忘初心·難忘下黨”徒步大會,通過重溫總書記“九赴壽寧、三進下黨”的歷史,重現其“戴一頂草帽,披一條毛巾,拄一條木杖,喝一碗涼茶和綠豆湯,吃一頓下鄉味道的飯”的畫面,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滴水穿石”“弱鳥先飛”“四下基層”等精神。
下一步,屏峰村將繼續開展農村黨員“三個帶頭”活動,通過學習培訓,提高黨員能力素質,加強村黨支部領導能力,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優勢產業,制定困難群眾結對幫扶名單,繼續挖掘“黨群連心路”黨建資源,爭創鄉村振興示范村、樣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