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屏峰村 | 隸屬:平溪鎮 |
區劃代碼:350924105203 | 代碼前6位:3509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00人 |
人口密度:約283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村周圍小山尖多如瓶,原名“瓶峰”,后因方言同音演為今名。
基本介紹:
壽寧縣平溪鎮屏峰村坐落在山峰之巔的盆地上,北與下黨鄉西山、下屏峰村相接,西與下黨鄉上黨村接壤,因村前大山像一道綠色屏風,故名屏峰。全村面積10.6平方公里,下轄屏峰、智洋、際下洋、歡新洋、墓下洋5個自然村,共637戶,3000余人,以蔡、王、陳、羅、許、余、周、吳等姓氏為主,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1.49萬元。
主要特點:屏峰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黨性教育資源,是壽寧縣著力打造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點和下黨鄉紅色旅游新地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8月,粟裕、劉英率領的紅軍挺進師途經屏峰,并在此宿營,播下紅色火種。1938年秋,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書記劉英在浙閩邊界開辟新區,宣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屏峰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2月,屏峰村被評選為2021年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示范村。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屏峰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八年(1743),蔡氏始祖從托溪鄉峽頭村遷入。
1949年前為平溪鄉屏峰保。
1950年屬第三區(平溪區)。
1959年設平溪公社屏峰大隊。
1984年撤社建鄉,改為屏峰村委會。
2013年12月撤鄉建鎮,改為平溪鎮屏峰村委會。
周邊相關:
屏峰村附近有壽寧西浦景區、壽寧南山風景區、下黨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庫水利風景區、壽寧縣生態茶園等旅游景點,有壽寧高山烏龍茶、壽寧高山茶、壽寧茶葉、承天村烏龍茶、黃獨、三糍等特產,有壽寧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壽寧北路戲、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