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西溪村 | 隸屬:大安鄉 |
區劃代碼:350924200203 | 代碼前6位:3509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2.6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原名“鳳陽”,因山形似鳳得名。后以小溪水自西向東流向,且在前西溪村的里邊稱后西溪。
基本介紹:
后西溪村東與伏際村相鄰,西與大熟村相連,南與菜坑村毗鄰,北與浙江省慶元縣江根鄉青田、壩頭村交界,距城關10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壽慶二級公路、坑底至后西溪村聯八線、至大安鄉通村路貫穿其中,交通極為方便。明、清時期項、葉、吳、胡、連等姓氏家族先后遷入定居開村,至今已40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前,巡檢坑自然村出了蔡氏三省巡檢,全村舉人2人,秀才13人。新中國成立后有大中專畢業生、本科生、碩士、博士等共400多人分布在全國各地。先后有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福建省政府副省長何少川、潘心城、福建省檢察院檢察長鄭義正蒞臨我村指導工作。多次榮獲省、市、縣、鄉先進黨支部、文明村、園林村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連氏始祖敬仲于元至正三年(1344),率子應喜、應恒、應玘自福安秦溪遷前西溪金七礱肇居。
土改時屬第一區(鰲陽區)伏際鄉。
1961年改為伏際小公社后西溪大隊。
1965年撤區拼入鰲陽公社,為后西溪大隊。
1970年鰲陽公社搬到大安稱大安公社后西溪大隊。
1984年改為大安鄉,為后西溪村委會。
周邊相關:
后西溪村附近有壽寧西浦景區、壽寧南山風景區、下黨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庫水利風景區、壽寧縣生態茶園等旅游景點,有壽寧高山烏龍茶、壽寧高山茶、壽寧茶葉、承天村烏龍茶、黃獨、三糍等特產,有壽寧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壽寧北路戲、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