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寧第一社區 | 隸屬:永寧鎮 |
區劃代碼:350581106002 | 代碼前6位:3505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永寧,唐代稱“高亭”,宋代稱“涼恩亭”,沿海一帶則稱“水澳”,系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島國(今屬菲律賓)的海盜經常來騷擾。為防外患,朝廷在此建水寨,因取其“永保安寧”之意,故名。
基本介紹:
永寧第一社區是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50581106002,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50581。郵政編碼為362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95 ,車牌號碼為閩C。永寧第一社區與金埭村、郭坑村、后桿柄村、新沙堤村、沙美村、西岑村、前埔村、西偏村、港邊村、外高村、郭宅村、山邊村、下宅村、沙堤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9月,永寧解放,建立鎮人民政權,并先后為晉江縣第九區、第十五區政府所在地。
1958年,永寧隸屬于石獅人民公社,本轄區為永寧大隊第一中隊。
1961年,屬永寧人民公社。
1984年,屬永寧鎮。
1988年9月,設永寧鎮永寧社區居委會。
2011年5月永寧社區居委會正式一分為四,本社區即稱永寧第一社區。
周邊相關:
永寧第一社區附近有寶蓋山風景區、石獅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禪寺、六勝塔等旅游景點,有永寧太平洋牡蠣、古浮紫菜、甜粿、石獅甜粿、安海捆蹄、紅膏蟹等特產,有端午節(石獅端午閩臺對渡習俗)、姑嫂塔傳說、石獅燈謎、泉州籠吹、泉州刣獅、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永寧第一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