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山村 | 隸屬:蚶江鎮 |
區劃代碼:350581102216 | 代碼前6位:3505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古山,即相傳早時,有許氏于嶼小山坡開荒墾耕,故以其人姓氏命名為“許山”。后來許氏舉族搬遷,其他姓氏謝、曾、吳、洪、顏等族人相繼入居。閩南方言“許”與“古”音近,稱為“古山”,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古山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古山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南5.1公里,距市區4公里,黃牛山南隅。東連山前,北鄰蓮塘前埔,西與侖后相望,南與厝仔相接,房屋依山坡沿石祥公路北側呈扇狀聚落。相傳早時,有許氏于此小山坡開荒墾耕,故名“許山”。后許氏舉族搬遷,謝、吳、洪等姓相繼遷入。因閩南方言“許”與“古”諧音,且村中已無許姓族人居住,故衍化為“古山”。主要姓氏為謝、洪、曾、蔡、吳、顏。
20世紀70年代之前,古山村乃貧窮落后山村。改革開放以來,統一規劃“古山村工業區”, 引進多家企業,村子發生巨大變化。(林志攀)
古山村與溪前村、蓮塘村、厝仔村、青蓮村、水頭村、錦亭村、東垵村、洪窟村、石壁村、蓮西村、蓮東村、蓮中村、大廈村、石農村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屬于石獅鎮內,1952年、1953年屬于互助組,1954年屬于初級合作社,1956年屬于高級合作社,1958年屬于人民公社,1959年、1960年屬于錦溪大隊,1961年設古山村委會,1990年屬蚶江鎮。
周邊相關:
古山村附近有寶蓋山風景區、石獅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禪寺、六勝塔等旅游景點,有永寧太平洋牡蠣、古浮紫菜、甜粿、石獅甜粿、安海捆蹄、紅膏蟹等特產,有端午節(石獅端午閩臺對渡習俗)、姑嫂塔傳說、石獅燈謎、泉州籠吹、泉州刣獅、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蚶江鎮·古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