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埔三村 | 隸屬:鴻山鎮 |
區劃代碼:350581104205 | 代碼前6位:3505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東埔三村,由原東埔第三大隊改制而來,原隸屬于東埔村,古稱“東波”,清朝時期《西山雜志》記載:“東埔一稱東波,謂東方大洋之波濤也”即以村落東臨大海,波濤萬傾,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東埔三村被命名為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4年1月,東埔三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3年11月,東埔三村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基本介紹:
東埔
系東埔一村、東埔二村、東埔三村的總稱。古稱“東波”,清代《西山雜志》記載:“東埔一稱東波,謂東方大洋之波濤也。”即以村落東臨大海,波濤萬頃而得名。
“東埔”之名因何而來呢?《西山雜志》稱,“村人從漁而生,漁舟歸來,魚滿于東畔之埔也”,故稱東埔,又名東坡。如清代《東坡邱氏譜序》記載:“東坡,居泉之極界,魚鹽蜃蛤聚于東海,有太公在齊之風。”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邱氏始祖奕田公避亂入閩,遷居晉江二十都龍窟,分為4房。奕田公居住西港,次子思文見東坡山川秀美,以數百金向劉氏購置一片山地,移居于此,開創東埔邱氏基業,后被子孫尊稱為“東坡公”
東
歷史沿革:
宋屬安仁鄉永寧里。
明、清時期屬二十都。
民國時期屬復興鄉東埔保。
1949年屬晉江縣第九區。
1955年屬雙湖區。
1956年并為蓮塘區東埔鄉。
1957年建高級社,1958年屬祥芝公社東埔大隊。
1980年12月從東埔大隊分出為東埔第三生產大隊。
1985年改為祥芝鄉東埔第三村委會,即東埔三村。
1988年10月屬石獅市祥芝鄉。
1999年9月11日改為鴻山鎮東埔三村委。
周邊相關:
東埔三村附近有寶蓋山風景區、石獅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禪寺、六勝塔等旅游景點,有永寧太平洋牡蠣、古浮紫菜、甜粿、石獅甜粿、安海捆蹄、紅膏蟹等特產,有端午節(石獅端午閩臺對渡習俗)、姑嫂塔傳說、石獅燈謎、泉州籠吹、泉州刣獅、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鴻山鎮·東埔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