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槎口村 | 隸屬:桂林鄉 |
區劃代碼:350781200203 | 代碼前6位:3507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槎口駐地,周邊很多野生的山茶樹,地處茶樹山的接口處,后人用諧音“槎”代替“茶”,故稱“槎口”。
基本介紹:
槎口村是省級生態村,革命老區村,桂林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行村。創先爭優先進村。
政區建制
地理位置
地處邵武市區南邊陲,距市區76公里,東與和平鎮坪上村相鄰,南與桂林村接壤。西與余山村交界,北靠福銀閩贛服務區與江西黎川交界,福銀高速由東南向西北斜跨我村4公里,從武邵高速邵武西入口轉福銀到閩贛站下,到達槎口村只需5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
名稱來歷
解放初期為槎口鄉,公社化時改為三溪大隊,故得名。
政區沿革
元代屬仁澤下鄉三十九都,解放后設槎口鄉,1950-1957年為槎口鄉駐地,下轄2個村,1958年-19
歷史沿革:
元代屬仁澤下鄉三十九都,解放后設槎口鄉,1950-1957年為槎口鄉駐地,下轄2個村,1958年-1984年為三溪大隊,并入桂林人民公社,1984年9月屬桂林鄉行政區,改為槎口村,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槎口村附近有和平古鎮、天成奇峽景區、邵武云靈山、邵武瀑布林生態旅游景區、福建花千谷莊園景區、衛閩迷宮小鎮等旅游景點,有邵武碎銅茶、邵武蜜桔、邵武筍干、腳跟糍、邵武小瓜子、南海金蓮等特產,有邵武儺舞、邵武三角戲、邵武長門、邵武河坊搶酒節、宜坊過火節、包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