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連村 | 隸屬:溪口鎮 |
區劃代碼:350823112211 | 代碼前6位:3508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歷史上大嶺下和蓮塘里兩個自然村人數居多,各取一字稱為大蓮村,后稱大連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大連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大連村位于雙髻山腳下,全村181戶、715人,山林面積23000畝,其中毛竹林面積2500畝,耕地565畝,所轄大嶺下、連塘里、建竹甲、陽頭四個自然村均為革命基點村,解放前支持革命直到解放,大嶺下六次移民,連塘慘案一次被-殺絕聶、梁二姓,計四十余人,出了抗日名將廖海濤旅政委及廖道行等革命烈士,解放后被評為一類型革命基點村,連塘里被評為“鋼鐵村莊”,我村還是一個五老人員最多的行政村,到目前為止健在的五老人員達18人。
大連村與大厚村、大豐村、雙華村、三溪村、大洋壩村、陳屋村、當豐村、錦坊村、石銘村、云山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屬勝運里;1929年土地革命時設大連鄉蘇;民國時設大蓮保,屬第二區;1949年解放初設大連村農會分會,屬第五區大厚鄉;1953年屬星太區;1956年設愛國農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愛國公社大連大隊;1959年改稱大和公社大連大隊;1960年屬太拔公社大厚管理區;1961年稱太拔工委溪口公社大連大隊;1965年溪口公社和大洋壩公社合并為大洋壩公社,仍稱大連大隊;1968年稱五星公社革委會大連
周邊相關:
大連村附近有龍巖市古田旅游區、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調查舊址景區、梅花山·華南虎園、毛主席紀念園、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上杭槐豬、上杭烏梅、杭晚蜜柚、上杭蘿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陽糍粑等特產,有閩西(上杭)傀儡戲、龍巖田公元帥信俗、上杭女子五枚拳、上杭龍燈舞、上杭竹雕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