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才溪鎮 | 隸屬:上杭縣 |
區劃代碼:350823107 | 代碼前6位:3508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轄區面積:約115.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才民村 | ~201 | 村莊 | 才民村是少數民族村(全鎮三個之一),位于我鎮西北部,才莊公路穿村而過,與官莊畬族鄉新民村、通賢鄉障云村、本鎮嶺和村、溪北村接壤相鄰。全村101戶428…[詳細] |
溪北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才溪鎮溪北村位于才溪鎮西北部,才莊公路穿村而過,是革命基點村、少數民族村和市級新農村建設村莊整理試點村。全村9個村民小組,435戶,2035人,其中畬…[詳細] |
嶺和村 | ~203 | 村莊 | 嶺和村位于上杭縣北部,205國道貫穿全村,是著名蘇區。全村11個村名小組,543戶2763人,現有耕地1340畝,林地18430畝。村歷史文化底豐富,…[詳細] |
中興村 | ~204 | 鎮中心區 | 中興村地處才溪集鎮旁,全村屬革命基地村,是革命紅色旅游景點的周邊,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565戶2059人,耕地面積1015畝,山林面積2859畝,貧困…[詳細] |
溪東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溪東村地處鎮政府東邊,是才溪圩場所在地,其中五星光輝組在圩場上,村里未辦企業,今年無村財收入,去年村財收入3000元,是村里山林租給別人割松脂的租金,…[詳細] |
溪西村 | ~206 | 鎮中心區 | 溪西村,總勞動力983人,其中外出勞動力592人,待轉移勞動力62人,以糧食為主,兼種植烤煙、檳榔芋等。
溪西村地處才溪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詳細] |
下才村 | ~207 | 村莊 | 下才村地處才溪鎮西南面,緊鄰集鎮,與才溪村以溪為界,溪西南面為下才村。該村有發坑和樟坑2個自然村,是才溪鎮第二大行政村,全村有22各村民小組、828戶…[詳細] |
才溪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才溪村:總勞動力2943人,其中外出勞動力1678人,待轉移勞動辦175人。主要特產臍橙年產320噸,種植烤煙、檳榔芋等。
才溪村是才…[詳細] |
曾坑村 | ~209 | 村莊 | 才溪鎮曾坑村地處才溪鎮西北片區,與紫金山金銅礦相鄰,是一個典型的巷、小、邊、貧、山區村。全村頭尾10余里,居民居住分散,有13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全…[詳細] |
大貴村 | ~211 | 村莊 | 大貴村,總勞動力1691人,其中外出勞動力963人,待轉移勞動力118人,主要特產臍橙年產280噸,種植烤煙、仙草。
大貴村是才溪鎮最大的少數…[詳細] |
下王村 | ~212 | 村莊 | 下王村位于才溪鎮西南部,距離才溪集鎮6公里。永武高速公路、205國道繞村而過,使整個村莊看上去更加充滿現代化氣息。全村現有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8…[詳細] |
陳坑村 | ~213 | 村莊 | 陳坑村位于上杭縣的西北部,北與南陽鎮接壤,西與通賢鄉相接。從村頭到村尾,一條清澈小溪穿流而過,新建的住房比比皆是,給人心曠神怡感覺。全村有耕地面積32…[詳細] |
榮石村 | ~214 | 村莊 | 榮石村位于才溪鎮南部,與舊縣鎮相鄰,永武高速路旁,距鎮中心5公里,古時該村鐘寮場曾為縣城所在地,是革命基點村。目前,全村下轄上王、科里、榮才一、榮才二…[詳細] |
黃竹村 | ~215 | 村莊 | 才溪鎮黃竹村,位于上杭縣西北部,地處南陽、通賢、舊縣的交界處,是革命基點村。全村現有80戶348人,下轄2個村民小組,黨員16人,低保戶18人。耕地面…[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才溪原是一片深山密林,柴草叢生,人煙稀少,故名柴溪。后來有長汀河田王姓牛販子路過這里無處投宿,見溪中飄有一片青菜葉,便溯水此地有姓劉的住屋在原坑里。日久王氏在此搭棚住,后遷,建王氏太原堂,定名菜溪,后因林木頗多改柴溪;清代地方文人為美其名叫才溪。
基本介紹:
聞名遐邇的上杭“才溪”,其地名演變,饒有興趣。
七百多年前,才溪一帶是深山老林,溪流淙淙,俯拾皆柴。最早在這兒開基的劉姓的老兩口,他們叫這地方為“柴溪”。至今這劉家古基,才溪人稱為元坑。元者,始也。
過了許多年,一位從語口市(即今舊縣)往白石村(即今長汀縣城)的陳姓客商,經過“柴溪”的山林腹地,迷失子方向。猶豫之時,人蹲在小溪旁捧水解渴,忽見溪中漂來一片青菜葉,客商大喜,想到“有菜必有人家”,于是沿溪而上,來到一塊大烏石頭房的劉家歇息。客商認為此地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屯墾開田,必將有利子孫,并將“柴溪”改稱“菜溪”,以作紀念。
若干年后,陳姓客商果真棄商經農,帶領兒孫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才溪鎮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3年11月,才溪鎮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22年12月,才溪鎮被命名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城鎮。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才溪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11月,才溪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才溪鎮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5年7月,才溪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才溪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4年7月,才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才溪紅色景區位于素有“模范之鄉”、“將軍之鄉”、“建筑之鄉”美譽的上杭縣才溪鎮。景區包括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光榮亭和列寧臺,以及上杭廉政教育基地紅色影視展播館。現為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成立于1958年,占地面積15470m2,以革命舊址為原狀陳列宣傳毛澤東在才溪革命實踐活動的專題紀念館,有館藏品1100余件,包括兩處毛澤東才溪調查會址(才溪區蘇維埃政
才溪鎮嶺和村位于才溪鎮北部,205國道旁,距永武高速路口只有6分鐘車程,與通賢鄉交界。全村11個村民小組,543戶,2763人,現有耕地1340畝,林地18430畝,是才溪鎮第三大行政村。該
在土地革命時期,才溪區人民在擴大紅軍、生產支前、根據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33年6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授予才溪區“第一模范區”的光榮稱號,獎勵“我們是第一模范區”的石碑一塊。
列寧臺位于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列寧臺是才溪人民于1930年4月為紀念列寧誕辰60周年在才溪馬道壩建造的。才溪區、鄉蘇維埃政府常在這里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政治宣傳活動和歡送參軍參戰的工農子弟兵。
歷史沿革:
清屬平安里;土地革命時,是才溪農民暴動的發源地,建立紅色政權,88%的青壯年參加紅軍,1933年毛澤東曾三次在此開展革命活動,寫出著名的《才溪鄉調查》;民國時為才溪鄉,太平鄉,1949年解放初屬第九區(才溪);1956年3月并區并鄉,官莊,舊縣的部分并入才溪區;設才溪,通賢,舊縣,回龍,官莊,珊瑚,三康、四坊等14個鄉;1958年年10月公社化,成立才溪公社,設16個大隊;1961年6月劃小體制,
才溪臍橙是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的特產。才溪鎮主栽以紐荷爾臍橙為主的鮮食品種,是上杭縣萬畝臍橙基地,2010年“才溪臍橙”被評為“福建省名牌農產品”。才溪位于上杭西北部,自1993年開始引進美國紐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