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源鄉 | 隸屬:柘榮縣 |
區劃代碼:350926202 | 代碼前6位:3509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2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418人 |
人口密度:約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福源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福源社區(原福源農村社區)成立2013年11月27日,是寧德市規模最大的一個造福工程搬遷對象集中安置區。小區自2003年開始規劃實施,2006年初步形…[詳細] |
寶聚洋村 | ~201 | 村莊 | 東源鄉寶聚洋行政村,坐落在東源鄉西南方向,與富溪鎮相毗鄰,屬高山山脈地形。該村轄3個自然村(寶聚洋、南山后、下浦頭)7個生產小組,全村115戶,共41…[詳細] |
鐵場村 | ~202 | 村莊 | 鐵場村位于東源鄉西南部,距城關6公里。全村現有138戶518人,黨員19人,其中女黨員1人,預備黨員1人,積極分子2人。本年度村兩委換屆選舉中,1名女…[詳細] |
太陽村 | ~203 | 村莊 | 太陽村位于柘榮縣東南部,隸屬東源鄉,與沈海高速復線服務區相鄰,轄太陽、豬頭巖、闊羅三個自然村,有9個村民小組,共190戶639人,其中勞力220人。全…[詳細] |
西源村 | ~204 | 村莊 | 西源村位于東源鄉南部,地處丘陵地帶,山川、河流資源十分豐富,橫貫我村泰順—霞浦線、柘榮—黃柏線,沈海高速復線,交通十分便利。有廣闊的土地,面積6000…[詳細] |
西宅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西宅村地處龍溪之畔,位于東源洋西側,是柘榮縣工業"一區三園"規劃的重點區域,是連接富源中小企業集中區和柘榮藥品食品工業園的紐帶,距柘榮城關約1.5公里…[詳細] |
東源村 | ~206 | 鎮中心區 | 東源村是東源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僅3公里,風景秀麗,山以仙名,水以龍靈;交通便利,古代屬霞、鼎、泰石驛古官道穿村中心而過。所以,擁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詳細] |
洋邊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洋邊村地處東獅山西南麓縣城南面,距縣城和東源鄉政府所在地均不足兩公里,是縣城通往鄉政府所在地的必經之路,根據縣城東擴南移規劃,我村屬商貿物流區塊,距規…[詳細] |
山嶺村 | ~208 | 村莊 | 山嶺村位于東源鄉東北部,距縣城四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一公里,轄5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全村住戶103戶396人。耕地面積505畝,其中水田470畝,…[詳細] |
仙后村 | ~209 | 村莊 | 仙后村位于省級風景名勝區——東獅山的背部,與乍洋鄉毗鄰,海拔860米。全村轄1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在冊住戶33戶。由于1980年的一場火災,燒毀全村…[詳細] |
綢嶺村 | ~210 | 村莊 | 綢嶺村位于東源鄉東南部,海拔700多米,距柘榮縣城關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127戶共414人。兩條青嵐水庫直流環繞全村,水…[詳細] |
王家山村 | ~211 | 村莊 | 王家山村位于柘榮縣東南部,距城關6.5公里,東依青嵐水庫,西與宅中毗鄰,南與完店村接壤,北靠點頭頂,是革命老區基點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葉飛、曾志率隊…[詳細] |
鴛鴦頭村 | ~212 | 村莊 | 鴛鴦頭村位于東源鄉東南部,榮霞公路10公里處,靠近福鼎、霞浦等縣交界境,海拔820米,共有三個自然村,四個村民小組,104戶,365人。共有耕地面積4…[詳細] |
完店村 | ~213 | 村莊 | 完店村地處柘榮縣東南部,轄區2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89戶人口268人,0黨員16人,村兩委成員8人。土地總面積22.25平方公里,居住零散,是典型生…[詳細] |
山場村 | ~214 | 村莊 | 山場村位于柘榮縣東源鄉西南部,平均海拔840米,距城關23公里。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5人,92戶、127個勞力。黨中9人。全村耕地面積280…[詳細] |
桃坑村 | ~215 | 村莊 | 桃坑村位于柘榮縣東南部,東南兩面與鴛鴦頭村紫鄰,西與上泥村接壤,北靠蘭中村,主村距柘榮縣城20公里。全村共有七個自然村桃坑、桃坑里、柘池溪、南廣山、上…[詳細] |
蘭中村 | ~216 | 村莊 | 蘭中村位于霞浦、福鼎、柘榮三縣交界處,南臨霞浦柏洋鄉接壤,海拔640米,距鄉政府所在地28公里。全村有蘭中、楊家溪、嶺頭店、鄭家仔4個自然村,127戶…[詳細] |
上泥村 | ~217 | 村莊 | 柘榮縣東源鄉上泥村地處柘榮縣東南部,系老、少、邊革命老區基點村,東鄰桃坑村,西與宅中鄉接壤,南隔桃坑溪與霞浦縣相望的群山翠岳之中,北靠完店、山場兩村。…[詳細] |
龜洋村 | ~218 | 村莊 | 龜洋村位于我縣東南方向,距縣城22公里,與福鼎市潘溪鄉后坪村接壤,轄1個自然村,2個村民小組。現有住戶47戶193人。耕地面積279畝(其中水田248…[詳細] |
地名由來:
元朝初年,張姓遷居此地,取名“張源”。后以村內水碓溪源于東山,遂改稱“東源”。以駐地村命名。故名。
基本介紹:
柘榮縣轄鄉。1965年設東源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公里。面積120.3平方公里,人口1.1萬。轄寶聚洋、鐵場、太洋、西源、西宅、洋邊、東源、山嶺、仙后、綢嶺、青嵐面、鴛鴦頭、完店、山場、上坭、桃坑、龜洋、嵐中1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皮革廠、啤酒廠。農業主產水稻、薯類,兼產茶葉、油茶、花生、蘑菇、太子參,盛產毛竹。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東源鄉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2年12月,東源鄉被命名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城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東源鄉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東源古建筑群位于柘榮縣東源鄉東源村,年代為清、民國。簡介:由吳氏宗祠戲樓、古書堂、培鳳亭、古井、粉墻厝和吳成故居組成。吳氏宗祠戲樓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通面闊16.11米,占地面積
東源橋位于柘榮縣東源鄉東源村,又名水滸橋。元(后)至元元年(1335)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貫木拱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43.2米,單孔,拱跨25米。
歷史沿革:
民國23年(1934年)蘇區時期,境內建立東源、太洋2個鄉蘇維埃政府;桃坑里、完店、東巖、鴛鴦頭、綢嶺、洋邊、西源、楊家溪、上坭、山場等10個村蘇維埃政府。
1935年,國民政府曾在境內設東源、桃坑、太洋3個鄉;1937年,東源與桃坑二鄉合并為東桃鄉,太洋與湄洋二鄉合并為湄泰鄉;1938年、1930年,湄泰與東桃二鄉又先后并入柳城鎮和雙城鎮,原來的東源、桃坑、太洋三個鄉,降為鎮轄的東源、青嶺(青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