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縣村 | 隸屬:前黃鎮 |
區劃代碼:350505105208 | 代碼前6位:3505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宋太平興國6年(981)朝廷允許從晉江縣拆出東16個里置縣,首任知縣崔知節,他黨及鱉塘鋪這官職太小,而離富庶的鄉鎮,漁區遠,后遷惠安建縣治的自然村落.因搬遷之地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古縣村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古縣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于前黃鎮西北部,西鄰涂嶺鎮,北毗南鋪,原生態保護良好,境內有虎巖寺、玉山廟、院內三寶寺、商周古文化遺址、石冠洞等旅游景點;南有壩頭溪支流古縣溪流,北有壩頭溪,古縣段2.3公里,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下轄涂仁、亭頭、社仔、東莊、溪古、古縣、龍田、方厝、林厝、許厝、西壩、柏仔籃等12個自然村,19個生產小組,截至2008年底共有1127戶,4547人,耕地2340畝,山地3000畝(以上數據包括現在的龍田村)。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種植補植、四旁綠化五百多畝(其中溪旁綠化3公里、路旁綠化4公里多)、水土保護封禁林地一千多畝、封山育林近二
歷史沿革:
自宋朝興國6年(981)用鱉塘鋪地少,交通不便,遷惠安置縣,沿革至民國設立為街山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街山鄉,1954年更名為古縣鄉、古縣大隊,2004年為前黃鎮古縣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古縣村附近有紅星生態園、三朱革命斗爭紀念碑、吳敦仁烈士墓和紀念碑、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嶺農民協會、涂嶺農民自衛軍、惠安工農革命軍駐地遺址、坑內山、陳平山烈士墓和紀念碑等旅游景點,有涂嶺龍眼、泉州花燈、涂嶺豬腳、泉港涂嶺鹵豬腳、東璧龍珠、泉港浮粿等特產,有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打城戲、泉州北管、永春紙織畫、蟳埔女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