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坂仔鎮 | 隸屬:平和縣 |
區劃代碼:350628104 | 代碼前6位:350628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1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綠城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綠城社區命名來歷是因“全國香蕉之鄉”,1995年由坂仔鎮黨委李戰華書記命名。…[詳細] |
民主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民主村位于坂仔鎮機關所在地的花山溪畔。東連仁山村,西接五星村,南毗寶南村,北鄰西坑村。是個農業村。民主村原名浚心,解放初與西坑并合,稱浚西鄉。1956…[詳細] |
寶南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寶南村位于集鎮中心,距縣城15公里。東連東風村,西接五星村,北毗民主村,南鄰和平村,是個傳統的農、商并營村。寶南村位居本鎮商業中心,村落分布、人口住居…[詳細] |
東風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東風村位于坂仔鎮中部,距鎮區2公里。東連心田村,西接寶南村,南毗和平村,北鄰仁山村。是個農業村。東風村原名全林村,解放初期與和平村并合稱“銅壺鄉”,1…[詳細] |
心田村 | ~204 | 村莊 | 心田村位坂仔鎮中部,距鎮區5公里。東連東坑村,西接東風村,南毗梨洋村,北鄰仁山村,是個農業村。心田村原稱“五三”,名稱由之1953年由吳坑、心田合并高…[詳細] |
東坑村 | ~205 | 村莊 | 東坑村位于坂仔鎮東面的峨嵋山下,距鎮區7公里。東連峨嵋村,西接心田村、南毗梨洋村,北鄰小溪鎮,是個農業村。東坑村原由東坑、東英兩村于1958年合并而成…[詳細] |
聯建村 | ~206 | 村莊 | 聯建村位于坂仔鎮西北部,距鎮區4公里,東連西坑村,西接霞寨鎮,南五星村,北鄰霞寨鎮,是個農業村。聯建村與霞寨鎮接垠,是坂仔鎮西北邊,原地名井尾,解放初…[詳細] |
五星村 | ~207 | 村莊 | 五星村位于坂仔鎮西部,距鎮區2公里。東連寶財村,西接聯建村,南毗金京洋,北鄰西坑村。是個農業村。五星村原名五甲,解放初期與井尾(聯建村)合稱五井鄉,1…[詳細] |
山邊村 | ~208 | 村莊 | 山邊村位于坂仔鎮北面,距鎮區7公里,距縣城5公里,東面、西向、北側均與小溪鎮相連并接,南鄰仁山村,是個農業村。山邊村位處坂仔鎮最北端,與平和縣城地連壤…[詳細] |
仁山村 | ~209 | 村莊 | 仁山村位于坂仔鎮北側,距鎮區3公里。東連心田村,西接民主村,南毗花山溪,北鄰小溪鎮。是個農業村。仁山村解放前與山邊并合,稱仁里鄉,解放后名仁山。全村1…[詳細] |
西坑村 | ~210 | 村莊 | 西坑村位于坂仔鎮西北部,距鎮區3公里。東連民主村,西接聯建村,南毗民主村,北鄰小溪鎮。是個農業村。西坑村在解放初期的順利社和五聯社兩大基點合并而成,1…[詳細] |
和平村 | ~211 | 村莊 | 和平村位于坂仔鎮南端,距鎮區3公里。東連梨洋村,西接寶南村,南毗國強鄉,北鄰東風村。是個農業村。和平村原屬“銅壺鄉”(東風村)所轄,1956年拆分成立…[詳細] |
梨洋村 | ~212 | 村莊 | 梨洋村位于坂仔鎮東南方,距鎮區10公里。東連東坑村,西接和平村,南毗南勝鎮,北鄰心田村,是個農業村。梨洋村在解放初期,北側基點的石路為屬心田,南側的梨…[詳細] |
峨嵋村 | ~213 | 村莊 | 峨嵋村位于坂仔鎮東北部,距鎮區17公里。東連文峰鎮,西接東坑村,南毗南勝鎮,北鄰小溪鎮,是個農業村。峨嵋村解放初期屬南勝鎮云后村所轄,1957年劃歸坂…[詳細] |
金京洋村 | ~214 | 村莊 | 金京洋村位于坂仔鎮西南部,距鎮區4公里。東連寶南村,西接國強鄉,南毗國強鄉,北鄰五星村。是個農業村。金京洋村原是個多地湊并而成的行政村。1964年并金…[詳細] |
地名由來:
坂仔鎮地處四周環山,西北有石齒峰,東南的白云巖,南面的南寮山,三座高山氣鎮三方,素有“寶鼎金坦”之稱。因境內四周低山環繞,中間一塊平原,形似“盤子”,地名以形而取;方言“盤”與“坂”近音,遂演變為現名“坂仔鎮”,故名。
基本介紹:
坂仔鎮地處閩南金三角腹地,素有“中國香蕉之鄉”美稱,是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故里,是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省級文明鄉鎮。全鎮4.3萬人,15個行政村(居),土地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634畝,山地136439畝,河流水域20130畝。這里距縣城12公里,距漳州59公里,距廈門112公里。
坂仔人杰地靈,不僅出有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順天皇帝林爽文、農民英雄李志甫,還有帝師蔡新題寫樓聯的七星土樓群,占地30多畝的原生態榕樹群,日出千噸的天然溫泉等景觀交相輝映。這里農業經濟高度發達,有香蕉3.5萬畝,年產量10萬噸,占全縣總產量的70%,有國家農業部定點的香蕉市場。琯溪蜜柚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坂仔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坂仔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坂仔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坂仔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在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故鄉平和縣坂仔鎮,老人們時常說起“北斗鎮銅壺”、“七星伴月”等口口相傳的俗語。當地在做土樓保護與開發規劃時驚奇發現,鎮區附近排列著的七座土樓:環溪樓、賓陽樓、慶陽樓、薰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館位于林語堂誕生地原坂仔基督教堂舊址。在林語堂的六十部著作、上千篇美文中,關于個人生活,他提到最多的是在坂仔的快樂童年,至少有上萬字。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就誕
薰南樓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兩層單元式圓形土樓,建筑總面積2675平方米,占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由兩代人建了22年才落成。樓內建筑分為內外兩環,分成12個扇形單元,每個單元均由前后兩進、天
歷史沿革:
1945年屬雙寶鄉。
1950年屬平和縣第四區。
1956年改稱坂仔區。
1958年成立坂仔人民會社,1984年改稱坂仔鄉人民政府。
1992年撤鄉設鎮。
福建省平和縣坂仔鎮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坂仔香蕉果實營養豐富,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