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勝鎮 | 隸屬:平和縣 |
區劃代碼:350628103 | 代碼前6位:350628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1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勝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南勝居委會位于南勝鎮中心,現有人口2552人,全鎮11個行政村均有分布,但大部分集中居住于鎮區附近。全年無霜期超過330天,常年平均氣溫21.1度,平…[詳細] |
南勝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南勝村地處南勝鎮集鎮所在地,省道牛舊線穿越而過,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2053畝,山地面積4030畝,轄21個村民小組,1465戶,5119人…[詳細] |
義路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義路村位于南勝鎮東南部,占地面積21.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878畝,山地面積30672畝,全村轄有18村民小組,1007戶,3412人。全年無霜…[詳細] |
龍溪村 | ~203 | 村莊 | 龍溪村位于南勝鎮西部,占地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100畝,山地面積5829畝,轄有9個村民小組,235戶,1075人。全年無霜期超過330天…[詳細] |
子坑村 | ~204 | 村莊 | 子坑村位于南勝鎮西部,距離鎮政府9公里,占地面積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749畝,山地面積9129畝,轄有6個村民小組,211戶,733人。全年無霜…[詳細] |
法華村 | ~205 | 村莊 | 法華村地處南勝鎮南部,距離鎮政府2公里,占地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428畝,山地面積4004畝,轄有10個村民小組,739戶,2623人。全…[詳細] |
歐寮村 | ~206 | 村莊 | 歐寮村地處南勝鎮東部,距鎮政府23公里,占地面積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812畝,山地面積33229畝,轄有5個村民小組,145戶,738人。全年…[詳細] |
糠厝村 | ~207 | 村莊 | 糠厝村地處南勝鎮南部,距離鎮政府1.2公里,占地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483畝,山地面積5597畝,轄有5個村民小組,194戶,729人。全年…[詳細] |
龍心村 | ~208 | 村莊 | 龍心村地處南勝鎮東南部,牛舊線公路橫貫全村,占地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2757畝,山地面積21184畝,轄20個村民小組,1204戶,4560人…[詳細] |
安石坑村 | ~209 | 村莊 | 安石坑村地處南勝鎮南部,占地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716畝,山地面積5826畝,轄有9個村民小組,306戶,1064人。全年無霜期超過330天…[詳細] |
云后村 | ~210 | 村莊 | 云后村地處南勝鎮西北部,面積18.5平方公里,距離鎮政府3公里,耕地面積 1859畝,山地面積22932畝,轄有19個村民小組,1022戶,3668人…[詳細] |
前山村 | ~211 | 村莊 | 前山村地處南勝鎮西北部,距離鎮政府2公里,占地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822畝,山地面積7963畝,轄有14個村民小組,860戶,3165人,…[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傳說,宋朝時代相爺楊文廣領兵征戰閩南十八洞,當到南勝大寨時(這是一個賊寨),獲得最后征戰的全勝,因此取名南勝。
基本介紹:
南勝鎮位于平和縣東南部,全境143平方公里,山地142233畝,耕地25249畝,轄有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萬人。
[交通狀況] 該鎮交通便捷,地處牛舊線省道邊,東鄰漳浦縣,南界五寨鄉,西毗國強鄉和云霄縣,北接坂仔鎮、文峰鎮,距離縣城19公里。
[歷史人文] 南勝于元至治年間(1321-1323)建縣,屬福建路,縣址在大寨山南面府地(今南勝中學前左側),至元六年(1340年)遷縣治于“琯溪之陽”(今小溪舊縣)。南勝地方由縣丞(即二府)主事,俗稱分府。南勝鄉成立于1984年,1993年撤鄉建鎮。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過3個總兵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南勝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南勝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南勝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太極峰位于平和縣東南部南勝鎮邦寮山與石屏山之中,東經117°26ˊ15″,北緯24°15ˊ00″。東臨漳浦石榴山城,西靠南勝義路石屏山,南接五寨新美尪石山,北連邦寮山三坪風景區。距南勝鎮12
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位于平和縣南勝鎮義路村邦寮山。是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1934年4月,為了配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共閩粵邊特委,“在敵人的后方
南勝窯址位于福建省平和縣南勝鎮、五寨鄉。窯址主要集中在平和南勝、五寨兩鄉鎮,因五寨原屬南勝,故稱“南勝窯”。南勝窯的產品以青花盤為代表,也生產碗、碟、瓶、杯、爐、罐等。紋飾多繪水草、魚藻、飛
前山胡氏家祠位于平和縣南勝鎮前山村樹下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紅瓦祠堂,明代始建,清初重建。坐西朝東,平面呈矩形布局,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45平方米,由門廳、中天井、左右
歷史沿革:
南勝且立政較早,1322年(元英宋至治二年)曾設置縣治,稱南勝縣,解放前1939年設南勝鎮,1950年與五寨合為第三區,1958年與五寨分開,成立南勝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南勝鄉人民政府,1992年改制設鎮稱南勝鎮。
漳州平和南勝特產,有400多年的制作歷史,用精面粉、優質豬油、冬瓜、條粉、麥芽糖、柑皮、炸蔥花等多種原料精制而成。因餅狀如枕頭,故稱枕頭餅。它新穎別致,小巧芳香,常被用來做贈品。平和小溪的枕頭餅因形似
南勝咸水鴨有數百年的制作歷史,因產地在南勝鎮而得名,是平和縣著名的土特產。南勝咸水鴨有一套獨特精細的加工工藝,采用本地產名鴨,經放血去毛,開膛除臟,通風瀝水,抹鹽堆腌,撐鴨造型,曬后吊晾等數道工序,環
勝麻棗原產于南勝鎮,已有700多年的制作歷史。700多年前,現南勝鎮是南勝縣縣治所在地,所有來往達官貴人,知府縣令都用麻棗作為饋贈禮品,更使南勝麻棗遠近聞名。南勝麻棗選用上等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