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上鎮 | 隸屬:寧化縣 |
區劃代碼:350424101 | 代碼前6位:3504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轄區面積:約2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65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泉上鎮東街10號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泉上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以村建在泉水上方得名。1930年毛澤東率紅四軍進入泉上并在泉下住宿過。四次反圍剿后,彭德懷·騰代遠率領東方軍從贛入閩,首戰泉上土堡,取得重大勝利。土堡…[詳細] |
湖僑社區 | ~002 | 村莊 | 湖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泉上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泉上村地處泉上鎮鎮中心,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785戶,總人口3209人。共設黨小組3個,黨員60名(其中女黨員9名,男黨員51名,村民代表16名)。…[詳細] |
羅李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羅李村位于泉上鎮北部,方圓16.8平方公里,距泉上鎮區1.5公里,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轄9個村民小組,348戶,1308人,共設黨小組4個,黨員35名…[詳細] |
聯群村 | ~203 | 村莊 | 聯群村地處泉上鎮西南,與湖村接壤,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604戶,總人口2430人,共設黨小組3個,黨員62名。全村有耕地面積3577畝,山林面積1…[詳細] |
謝新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寧化泉謝新村位于泉上鎮東南方向,離集鎮1.5公里。共有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319戶,1312人。支部現有黨員39人(其中女黨員5名,男黨員34名…[詳細] |
青瑤村 | ~205 | 村莊 | 青瑤村我村屬泉上鎮之東,距鎮政府4公里,與明溪縣蓋洋鎮相毗鄰,轄6個村民小組,183戶,人口729人,現有黨員35人(其中女黨員9名,男黨員26名,村…[詳細] |
延祥村 | ~206 | 村莊 | 延祥村是寧化縣泉上鎮最邊遠的高山行政村,地處寧化、清流、明溪三縣邊緣的交界處,海撥700米,距鎮區15公里,總面積41.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1個村…[詳細] |
黃新村 | ~207 | 村莊 | 泉上鎮黃新村位于鎮區西北部,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602戶,總人口2657人,分布在10個自然村。耕地面積4353畝,山地面積26900畝,支部現有…[詳細] |
泉正村 | ~208 | 村莊 | 泉正村位于鎮西部,距鎮5公里,共有4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639戶,2639人。現有黨員63名(其中女黨員名9,男黨員54名,黨員當中村民代表有 …[詳細] |
泉永村 | ~209 | 村莊 | 泉永村位于泉上西北部,距鎮區5公里,有8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589戶,總人口2312人,是全鎮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共設黨員小組5個,支部共有黨員5…[詳細] |
豪亨村 | ~210 | 村莊 | 豪亨村地處泉上鎮西北部,距離鎮區8公里,有10個村民小組,共339戶,總人口1518人。村黨支部現有村干部5名,黨員40名,35名村民代表。全村共有耕…[詳細] |
新軍村 | ~211 | 村莊 | 新軍村位于泉上鎮西北部,距泉上鎮區13公里,毗鄰明溪縣的楓溪鄉及我縣的水茜鄉,全村共有8個自然村,轄7個村民小組,215戶,920人,共設黨小組3個,…[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建在泉水上方得名。
基本介紹:
寧化縣泉上鎮位于福建省西部丘陵地帶。黃新村村民大都是從各家附近的田間引水作為生活用水,但由于田間的水受到化肥、農藥等的污染,飲用此水嚴重地危害著群眾的身體健康。另有部分村民雖然家中有簡易的水設施,但因為水源被農藥污染,且旱季時干涸、雨季時水質非常混濁,同樣非常不便與不衛生。
為此,經我館實地考察后,日本國政府決定援助該村進行飲水工程項目建設。項目完成后,將可解決該村2250名群眾飲用衛生水的問題。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泉上鎮上榜。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泉上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泉上土堡戰斗遺址位于寧化縣泉上鎮羅李村土堡自然村李氏城堡。1933年7月1日,以紅3軍團(暫缺第6師)和紅19師組成的紅軍東方軍從江西樂安、廣昌等地分兩路揮師挺進寧化,于7月5日在寧化以西地
泉上土堡戰斗延祥阻擊戰指揮部舊址位于寧化縣泉上鎮延祥村孔坑9號。泉上土堡位于泉上羅里,扼寧、清、歸三縣要沖,是贛東南經寧化通往閩中腹地和閩西通往閩北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33年7
中共泉上縣委、泉上縣蘇維埃政府遺址李氏宗祠位于寧化縣泉上鎮泉上村下巖組(集鎮所在地)。1933年7月,紅軍東方軍入閩作戰取得泉上土堡戰斗勝利,解放了寧化東北片。為加強黨對新區的統一領導,19
歷史沿革:
宋代設溫泉團,明、清時屬泉上里和泉下里。
清雍正十二年(1734)設泉上分縣,置縣丞,分轄泉上、泉下、招賢(今水茜)三里。
1912年撤泉上分縣為泉上公安分局,1927年撤銷公安分局。
1930年蘇區時期設泉上區,1933年8月設泉上縣,建立泉上縣蘇維埃政府。
1934年冬為第二區,設三個聯保,1936年8月改屬三區(水茜),1941年并聯保為泉上鄉,1942年撤區為縣直屬鄉,1943年更名為元仲鄉,轄1
李世熊,字元仲,號寒支,媿庵,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寧化縣泉上里龍鄉(今泉上鎮泉上村)。父名近春,母唐氏,家道小康。世熊自幼穎慧,10歲就能應塾師之命,為手中扇子作破題句:“舒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