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龍鄉 | 隸屬:寧化縣 |
區劃代碼:350424209 | 代碼前6位:3504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轄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23人 |
人口密度:約6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河龍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河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河龍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河龍村系三明市新農村建設整治村,位于寧化縣北部,系河龍鄉集鎮所在地;距寧化城關27公里,與本縣安遠鄉、中沙鄉、水茜鄉、以及江西石城巖嶺鄉相毗鄰。全村磚…[詳細] |
前進村 | ~202 | 村莊 | 前進村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治村,位于寧化縣北部,是河龍鄉明星村。距寧化縣城27公里,與本鄉大洋村、河龍村、永建村相毗鄰。地理位置居中。全村磚木結構房…[詳細] |
大洋村 | ~203 | 村莊 | 大洋村隸屬河龍鄉,地理位置處于河龍鄉東北部。東鄰水茜鄉下付村,南接本鄉河龍村,西與本鄉前進村緊鄰,北毗安遠鄉五坊村。海拔700多米,是寧化縣的高海拔地…[詳細] |
永建村 | ~204 | 村莊 | 永建村系河龍鄉的北大門,位于河龍鄉北部,北面與安遠鄉交界;西面與江西省石城縣的巖嶺鄉交界;南片與河龍鄉交界;東連大洋村;距離河龍鄉鎮所在地5公里。
…[詳細] |
下伊村 | ~205 | 村莊 | 下伊村位于河龍鄉南部,省道205線貫穿其中,距永寧高速路口20公里。全村10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272戶1180人,黨員33名,村民代表25名。耕…[詳細] |
高陽村 | ~206 | 村莊 | 高陽村隸屬河龍鄉管轄,地理位置在河龍鄉的西部。東連本鄉下伊村,南接本縣中沙鄉樟元村,西面是江西省石城縣巖嶺鄉及本鄉的明珠村,北毗河龍村。距離鄉鎮所在地…[詳細] |
明珠村 | ~207 | 村莊 | 以駐地自然村明珠坑的“明珠”二字命名。明清時期屬永豐里為留朱坑村,后以建村于明朝時期改名為明珠坑,民國時屬永豐鄉為明珠保。解放后歷屬河龍鄉,1958年…[詳細] |
沙坪村 | ~208 | 村莊 | 村土壤含沙量大,土質疏松,地面平坦,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主河道彎曲如龍得名。
基本介紹:
寧化縣轄鄉。1958年建河龍公社,1959年并入中沙公社,1982年復置河龍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0.8萬。省道建文公路縱貫全境。轄河龍、大洋、前進、永建、下伊、高陽、明珠、沙坪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烤煙、茶葉,盛產牛角椒。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河龍鄉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河龍紅軍兵站舊址伊氏宗祠位于寧化縣河龍鄉河龍村上伊自然村(鄉集鎮所在地)。1933年7月,紅軍東方軍取得泉上土堡戰斗勝利,解放了寧化東北片。為加強黨對新區的統一領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
下伊伊公廟位于寧化縣河龍鄉下伊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水南古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建,坐西朝東,由門樓、下殿、正殿、配殿等組成,建筑面積342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永豐里,民國時期先后屬河龍區、四區、三區、永豐鄉。
1951年6月屬縣第六區。
1958年10月設立河龍人民公社。
1966年8月并入中沙公社。
1982年3月恢復河龍公社。
1984年8月撤社設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