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居民委員會,于1987年經鄉人民政府報請縣政府,寧化縣人民政府以寧政(1987)34號文件批復:“同意設立安樂居民委員會”。它與各村委員會并列為鄉人民政府所屬的一個行政單位。居委會的前身是安樂手工業聯社,手工業聯社的前身是紙業社。
安樂紙業社源自于安樂傳統的手工造紙,它歷史悠久,早在“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6至820年),南方用嫩竹造紙后,至北宋造紙術更臻完善,即由汀州傳入寧化”。據安樂老人口傳歷史,安樂南宋從長汀傳入手工造紙。最早在劉坊村里,馬家圍周家坑,安樂村的呩上等三處建有紙廠,開始生產“長行紙”。從這時開始,延續不斷至1998年,安樂上嶺甲最后一個紙廠停產,已有700多年歷史。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安樂毛竹林由少到多,最多時達8萬多畝;安樂手工造紙也由少數幾個紙廠,發展至清末民國初期的108個紙廠。民國后期,由于戰亂和產業過戶轉移等多種原因,手工造紙由盛轉衰,毛竹林由多到少(解放初有96個紙廠,1958年后有80個,1978年后只有52個,1986年38個),最后因機械造紙和價格等原因而全部停產。
安樂手工造紙主要是長汀、連城等地的做紙師傅和技術工人,遷入安樂從事紙業生產。其他周邊地區(上杭、清流和周邊村)也有少數人遷入從事紙業生產,或與紙業相關的各種手工業、服務業。解放后,由于政治和經濟等諸因素,這些手工業者大部分定居安樂,成為安樂手工業聯社的主要人員。解放后50多年來,從個遷入安樂從事黨政行政管理和從事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部分定居安樂,以上兩個方面,組成安樂居委會(社區)人員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