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奎洋鎮 | 隸屬:南靖縣 |
區劃代碼:350627106 | 代碼前6位:350627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14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35人 |
人口密度:約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永美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當地居民以南一水庫移民店美最多,在永溪成立,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永溪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古時祖先從漳平縣永福公社遷入開基,取永字,當時位于兩條小溪中間取溪字,故名。…[詳細] |
松峰村 | ~202 | 村莊 | 松,即松樹。峰,即山峰。因此地盛產松樹,松峰村,即在盛產松樹的山下方建居形成的的鄉村小聚落。…[詳細] |
霞峰村 | ~203 | 村莊 | 因地形似凹地稱下硿,后改為“霞峰”。因村莊所在位置地勢較低且四面環山,稱為“下硿”,后為了雅化改為“霞峰。”。…[詳細] |
光祠村 | ~204 | 村莊 | 祠,即大祠山腳下。因祖祠四周寬敞,陽光明媚,故名。…[詳細] |
后坪村 | ~205 | 村莊 | 后,即方位詞。坪,即平地。因解放前保長在村后的平地居住稱后坪保,解放后沿用大隊名稱,故名。…[詳細] |
店美村 | ~206 | 村莊 | 店,即商店。美,即“尾”字的諧音字。因村莊座落在舊時墟場店鋪的下方,故名。…[詳細] |
東樓村 | ~207 | 村莊 | 東樓,即土樓名。因此處有一名叫“東樓厝”的祠堂,故名。…[詳細] |
羅坑村 | ~208 | 村莊 | 因該自然村句坑的北山坡上有一塊石頭,似鵝形始名鵝坑,后雅化演變為“羅坑”,故名。…[詳細] |
上洋村 | ~209 | 村莊 | 上,即河流上游。洋,即大片的田地。因明初莊氏開基奎洋上游原名“上奎洋”,以后又俗稱“頂洋”,故名。…[詳細] |
嶺頭村 | ~210 | 村莊 | 因在大嶺的上方建村,故名。明末清初,由龍巖市永定縣撫市鎮遷徙至今已有450年歷史。于1985年從上洋村拆開建立嶺頭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奎洋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因命名“龜山”后不雅改“奎山”后良田成片改稱“奎洋”,1990年建“南一”水庫搬遷,沿用“奎洋”村名。…[詳細] |
仙嶺村 | ~212 | 村莊 | 以有一條石階長道五里和嶺頂建一座“觀音亭”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船場溪上游有一小山,形似龜,稱龜山,后開發種植成片,改稱龜洋。雅稱奎洋。
基本介紹:
南靖縣奎洋鎮位于漳州、龍巖兩市交界處,是介于閩南和閩西之間的一個重鎮,全鎮12個行政村,面積140平方公里,人口1.38萬。其中耕地面積1.3萬畝,山地面積15萬畝,南一水庫庫容量1.58億立方米,流域控制面積522平方公里。這里屬于南亞熱帶氣候,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豐富的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旅游資源,近年來,奎洋鎮實施“以電引路,以工興鎮”發展戰略,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已呈現出電力能源、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竹木加工和金屬冶煉“五龍騰飛”的民營工業新景象。
福建省漳龍邊際(南靖奎洋)民營經濟區位于319國道奎洋段兩側,長度2.7公里,面積1188畝,距離漳州89公里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奎洋鎮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奎洋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聚精堂年代:明~清座落地點:南靖縣奎洋鎮上洋村簡介:系莊氏祠堂,明代始建,主建筑為兩進,前有照壁,背面有大片的護坡和風水林,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18根圓方金柱對聯
歷史沿革:
元、明、清時期,奎洋屬居仁里龜洋總,霞峰、松峰屬梧宅總。
民國時期屬奎洋區。
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屬奎洋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年,奎洋為第五區,永溪、仙嶺為第四區。
1955年,奎洋和和溪合并成立第八區,1958年為衛星公社,1959年更名奎洋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為奎洋鄉,1992年改為奎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