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省璜鎮 | 隸屬:閩清縣 |
區劃代碼:350124108 | 代碼前6位:3501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轄區面積:約11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合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該駐地因八都周圍群山環境,兩條山脈延伸并匯合后在八都水尾大橋下,匯入梅溪,下垅兩溪之水流出九都,古有“龍脈會合,兩水會堂”之說,前人在此選址建橋,故稱…[詳細] |
省璜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省璜村屬于鎮政府所在地,全村人口689人,分四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3人,全村黨員39人,村兩委成員6人,山地面積2075畝,耕地面積69…[詳細] |
下坂村 | ~202 | 村莊 | 下坂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距閩清縣省璜鎮政府4公里,東鄰永泰縣平谷村,南接省璜鎮山邊村,西與省璜鎮前峰村交界,北與塔莊鎮坪街村交界,…[詳細] |
山邊村 | ~203 | 村莊 | 相傳古時在內就流傳著一句民諺:“鄉下靠山,富貴無邊”。后來便各取一字為村名,故名“山邊”![詳細] |
建功村 | ~204 | 村莊 | 閩清縣省璜鎮建功村位于閩清縣西南部,坐落于嶺里水庫下游。全村耕地面積1176畝,山地面積5500畝,現有19個村民小組,318戶,總人口1232人,村…[詳細] |
和平村 | ~205 | 村莊 | 在元代分都時,該自然村曾名四甲村,解放后,農業合作化運動,生產發展,生活提高,人民安居樂業,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名“和平”,向往和平生活。設立村民…[詳細] |
上云村 | ~206 | 村莊 | 上云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部。距省璜鎮集鎮3公里,距城區5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58戶,人口208人。全村土地總面積3…[詳細] |
王洋村 | ~207 | 村莊 | 歷史上為王姓聚居地,系以姓氏為村名,故名“王洋”。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即“王洋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官洋村 | ~208 | 村莊 | 早在唐朝就有一條大道穿越村境,歷史以來稱為官路,后至元代分都時,改稱“官洋”,并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太源村 | ~209 | 村莊 | 太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爐前村 | ~210 | 村莊 | 爐前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部。距省璜鎮集鎮5公里,距縣區50.2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225戶,人口736人。全村土地…[詳細] |
橫溪村 | ~211 | 村莊 | 的西、北方向山麓下各有一條小澗,澗水在村尾匯成一條小溪,流經谷口村納入梅溪,因溪坑之水橫向流過,故名“橫溪”。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即“橫溪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谷洋村 | ~212 | 村莊 | 谷洋村位于閩清南陲的一個小村莊,土地總面積10379公頃,總戶數113戶,總人口496人,林地面積9552畝,有林地面積7250畝,耕地面積613畝,…[詳細] |
谷口村 | ~213 | 村莊 | 地勢狹長,梅溪自谷洋流經,因村尾兩山對峙,成一隘口,溪水經此流入官洋,故稱為坑口。1958年公社化時,與谷洋大隊合并,兩村中各取一字,故名“谷口”![詳細] |
佳壟村 | ~214 | 村莊 | 佳垅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西南部。距省璜鎮集鎮4.2公里,距縣區49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330戶,人口1050人。全村土地總…[詳細] |
鳳池村 | ~215 | 村莊 | 鳳池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4公里,距縣城4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87戶,人口685人。全村土地總面…[詳細] |
前峰村 | ~216 | 村莊 | 地處八都與十都交界處,梅溪從村境流過,村前是一條大溪流,村后面是連綿不斷的大山,故歷史上便取前荇為村名,1973年為稱呼方便,故改名為“前峰”。設立村…[詳細] |
玉水村 | ~217 | 村莊 | 玉水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12公里,距城區5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04戶,人口383人。全村土地總…[詳細] |
嶺里村 | ~218 | 村莊 | 嶺里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10公里,距城區5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214戶,人口838人。全村土地總面…[詳細] |
三新村 | ~219 | 村莊 | 三新村
我村位于省璜鎮境中南部,距鎮政府駐地2.5公里,北靠省汾村,西南連鳳頭洋,東鄰山頭坪,西北毗良寨村。省璜至永泰、霞拔公路穿越村境,交通稱…[詳細] |
塘下村 | ~220 | 村莊 | 塘下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西南部。距省璜鎮集鎮2公里,距縣區14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86戶,人口678人。全村土地總面…[詳細] |
良寨村 | ~221 | 村莊 | 良寨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5公里,距縣城48公里。全村總戶數124戶,人口430人。全村土地總面積3467畝![詳細] |
際峰村 | ~222 | 村莊 | 際峰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9公里,距城區5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33戶,人口637人。全村土地總面…[詳細] |
柴嶺村 | ~223 | 村莊 | 柴嶺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省璜鎮東北面。距省璜鎮集鎮7.5公里,距縣城50.5公里。全村總戶數174戶,人口787人。全村土地總面積…[詳細] |
省汾村 | ~224 | 村莊 | 省汾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西北部,距省璜鎮集鎮2公里,距城區4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41戶,人口535人。全村土地總面積3225畝。…[詳細] |
洋里村 | ~225 | 村莊 | 洋里村
我村位于閩清縣南陲,省璜鎮西北面,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總戶數125戶,人口513人,轄洋里、際里兩個自然村,全村土地總面…[詳細] |
璜蘭村 | ~226 | 村莊 | 由璜墘、蘭兜、斜陂等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后在璜墘、蘭兜兩個大村中各取一字為名,故名“璜蘭”。…[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鎮政府駐地省璜村命名。歷史上該村稱橋頭,也稱下省汾,解放后,人民公社化時期,上省汾、下省汾、璜、前峰等4個核算合并為一個大隊,在大村中各取一字,故名“省璜”。
基本介紹:
閩清縣轄鄉。1958年成立省璜公社,1959年并入塔莊公社,公社名稱幾經反復,1984年改省璜鄉。位于縣境最南端,距縣城44公里。面積116.7平方公里,人口1.9萬。轄省璜、下坂、山邊、建功、和平、上云、王洋、官洋、太原、爐前、橫溪、谷洋、谷口、佳壟、鳳池、前峰、玉水、嶺里、三新、塘下、良寨、際峰、柴嶺、省璜、洋里、璜蘭2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竹編、水電、瓷器、建筑等業。農業主產水稻、水果,盛產竹木。境內有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的八都合龍橋,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省璜鎮被命名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城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省璜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閩清合龍橋位于閩清縣省璜鎮璜蘭村,年代為清。簡介: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幾經重修。東西走向,雙孔木拱廊橋,橋身長39.7米,寬4.50米。兩孔跨度有別,東跨為三、四節苗組合,西跨為
歷史沿革:
該鄉宋代屬永寧鄉蓋平里,元代分都時,劃為八、九、十等3個都,明代八、九都合奉政鄉為一個統啚,十都合壽寧(即永寧)鄉為一個統啚,清代省汾等18個村屬旌良鄉,公厝等10個村屬淳化鄉,民國初期,屬第三區第四團,1936年屬第二區署,1940年設立合龍鄉。
解放后,1950年屬第四區,設勝利、玉嶺、谷口、周洋等4個鄉,1952年屬六區,設省璜、下垅、嶺寨、谷口、周洋等5個鄉,1952年8月,谷口、周洋劃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