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友泉村 | 隸屬:洋里鄉 |
區劃代碼:350121202222 | 代碼前6位:3501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說,始祖遷居此地后,因沒有水源,后歷經辛苦找到泉水,故稱“有泉”,“有”同“友”,因此定名為“友泉”。
基本介紹:
友泉村,歷史名為“有全”,因祖上生九子,要娶十媳婦,因此稱
為“有全”。先后與茶苑、梧溪合為一村,含朋友之意,逐漸更名為“友泉”村。友泉村,位于洋里鄉西南方約14公里處,東面與安仁村接壤,西面是閩清山限村,南接小箬鄉尚錦村,北接梧溪村。全村有耕地1300多畝,水田900多畝,山地8000多畝,人口150多戶,760多人,轄有山限(閩清東橋)、中坪(小箬)等自然村。(因為農業生產前往該地的生產隊,后在該地定居,形成轄區外的本村人口)村中以李姓為主,李氏原是古田杉洋鎮,明神宗萬歷年間遷至友泉村。
佛手瓜是村中的主要經濟來源,種植面積達270畝,年產量可達1300噸以上,銷售效益可達70
歷史沿革:
先后與茶苑、梧溪合為一村,于1972年分出,單獨成立友泉大隊,1984年后成立友泉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友泉村附近有旗山森林人家旅游區(旗山國家森林公園)、曇石山文化遺址、三疊井森林公園、閩都民俗園、十八重溪景區、大湖石牛山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閩侯橄欖、拗九粥、壇燒八味、福州肉松、大湖鄉官山跳跳魚等特產,有閩侯傳統竹編工藝、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茶亭十番音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