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尾鎮 | 隸屬:馬尾區 |
區劃代碼:350105100 | 代碼前6位:3501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轄區面積:約3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5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旺岐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旺岐社區隸屬馬尾鎮,東起旺岐境路,西接月出頭村,南臨江濱路,北至沿山西路、旺岐山南側,總面積0.5平方公里,常住戶720多戶,人口2500多人,流動人…[詳細] |
船政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船政社區隸屬馬尾區馬尾鎮。于2002年1月成立,社區東起馬限山西麓,西接進步里一弄、福順新村,南臨閩江北岸,北至沿山西路旺岐山南側,總面積為0.9平方…[詳細] |
凱隆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寓意凱悅興隆之意。2011年2月28日成立。…[詳細] |
濱東社區 | ~005 | 主城區 | 濱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濱西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濱西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協建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協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濱江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濱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六江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馬尾鎮六江村位于閩江北岸,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快安延伸區中心,依山臨水、風景秀麗、地理條件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村落面向閩江,現全村人口621人、21…[詳細] |
中洲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中洲村地處福州市馬尾開發區中心地帶,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211戶,人口750多人,三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30人。年社會總產值超出800萬元,村…[詳細] |
上德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馬尾鎮上德村位于福州經濟開發區科技園區中心位置,靠近馬尾城區,東起現上德村委會邊路為界,西與快安交界的馬鞍溪接壤,北面靠山,南面104國道沿村而過,交…[詳細] |
新馬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馬尾區馬尾鎮新馬村位于福州的母親河閩江旁,背山面海,風光秀美。前有風景秀麗的江濱大道,后靠104國道,沿山西路貫穿期間,交通便利。新馬村占地約1.5平…[詳細] |
朏頭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馬尾鎮朏頭村是個古老的村莊,建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以邵姓族居的村落,幾乎百分九十以上的人家都姓邵。
有個叫邵平仕秦為東陵侯,漢滅秦之后,…[詳細] |
下德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馬尾鎮下德村位于閩江北岸,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快安延伸區中心,依山臨水、風景秀麗、地理條件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村落面向閩江,東與朏頭村為鄰,西與上德…[詳細] |
儒江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儒江村隸屬馬尾區馬尾鎮,南臨閩江北岸江濱大道,北至104國道,全村面積2平方公里,戶數461戶,常住人口1573人,流動人口8755人。儒江村黨支部成…[詳細] |
快安村 | ~208 | 主城區 | 福州市馬尾區快安村位于福馬路的一側,西毗龍門村,北靠半山,山連磨溪山地,南臨福馬鐵路和江濱大道,與閩江相望。快安作為馬尾最為古老的一個村莊,唐代屬于閩…[詳細] |
魁岐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魁岐村簡介
馬尾鎮魁岐村地處104國道鼓山隧道交界處,面朝母親河閩江及江濱路、背靠鼓山。從福州進入馬尾區第一個行政村,…[詳細] |
快洲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快洲村地處于104國道和江濱路之間,距福州饒城高速公路僅需幾分鐘車程,交通方便,左右其有中華映管和新大陸等廠房,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全村占地面積約250…[詳細] |
建坂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建坂村地處福州市馬尾區馬尾鎮,鼓山隧道東側,西接魁岐,東接上徳下德,北邊是高山,南部是農田,常住人口八百,流動人口三千。建坂村風景秀麗,北山上有一前年…[詳細] |
龍門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龍門村地處鼓山山麓,104國道旁,距福州繞城高速僅五分鐘車程,交通便捷。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山地面積3150畝,森林資源豐富。龍門村平原面積約2平方公里…[詳細] |
雙協村 | ~213 | 主城區 | 雙協村位于馬尾區西部,東與快洲村交界,西與魁岐村交界,南面臨閩江,北與建坂村相鄰,轄區總面積0.8平方公里,總人口836人。全村有黨員28人,兩委干部…[詳細] |
地名由來:
據《閩縣鄉土志》載,閩江上有浮礁若馬,頭向羅星塔,尾向市鎮,小鎮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福州市馬尾區轄鎮。1958年置馬尾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鎮。位于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距市區20公里。面積36.7平方公里,人口2.7萬。馬尾港是福州市的水運門戶,福馬鐵路、104國道橫貫全鎮,形成海港、公路、鐵路為一體的交通網絡。轄儒江、快安、上德、下德、中洲、六江、朏頭、新馬8個村委會和船政、進步里、前街、后街、江山5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機械、電子、塑膠、印刷等廠。馬尾鎮風景名勝古跡眾多,有磨溪、船政建筑群、宋朝石佛道等。1884年馬江海戰發生于此。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馬尾鎮位列第411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馬尾鎮位列第210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馬尾鎮位列第397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馬尾鎮位列第267。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馬尾鎮上榜。
2021年10月,馬尾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77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馬尾鎮榜上有名。
2004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馬尾鎮第三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位于閩江下游三水合匯處的福州馬尾港羅星山頂。因位于馬尾鎮東南、馬江北岸的一個小島羅星山上,塔即以此山得名。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瀾砥柱,水勢旋渦,若“磨心”,所以也稱“磨心塔”。原為古代港口
馬尾潮江樓位于馬尾鎮舊客運碼頭邊,現為馬尾舊街177號。潮江樓始建于清末,原為2層磚木結構建筑,面闊14米,進深28米,老板周用梁,初時開茗樓,后兼辦旅社、菜館。民國19年,潮江樓毀于大火,
王荷波策反馬尾海軍舊址位于福州市馬尾區馬尾鎮舊客運碼頭邊馬江社區前街177號的潮江樓,始建于清末,初時開茶樓,后兼辦旅社、菜館,原為2層磚木結構建筑,1930年,潮江樓毀于大火,重建后改為3
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位于福州市馬尾區魁岐村,年代為1921—1932年。簡介:1921—1932年陸續建成,校舍分布范圍約15萬平方米。由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亨利·墨菲設計,現存11幢樓房,主要
歷史沿革: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號東冶港,清光緒末年稱馬江尾,民國二年(1913年)設馬江鎮,1951年更名為馬尾鎮,因地處馬江之尾而得名,隸閩侯縣。
1956年,撤鄉改鎮,1958年改制為馬尾人民公社。
1960年1月,從閩侯縣劃歸福州市,隸屬郊區行政辦事處。
3月,撤銷郊區行政辦事處,復置馬尾鎮,隸屬市人民委員會。
1962年1月,恢復郊區行政辦事處,馬尾鎮隸屬之。
1969年馬尾鎮改制為馬尾公社。
1970
區劃: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尾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