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橋頭村 | 隸屬:朝陽街道 |
區劃代碼:350603006201 | 代碼前6位:3506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歷史上橋頭曾經是萬商云集的一個商貿碼頭,閩南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最能表現其繁華“空籮擔趕赴橋仔頭圩”,閩南話是閩南古人為趕橋仔頭的口碑和見證,為此,在解放命名為“橋頭村”。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橋頭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橋頭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基本介紹:
橋頭村系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管轄村,位于朝陽鎮偏西靠近漳州機場,東與漳郭鐵路相接,西與漳州機場相鄰,南與薌城區飼料批發市場相望,,北與薌城區浦南鎮接壤。
【村落與居民】全村可耕地面積960畝,全村總人口數1861人,502戶,轄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橋頭村始建于明萬歷辛卯年,據說由明朝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建城于樓內自然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橋頭曾經是萬商云集的一個商貿碼頭,閩南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最能表現其繁華“空籮擔趕赴橋仔頭圩”。歷經世事滄桑,橋頭不復昔日繁華,但從村中一些古建筑物,我們依稀還可以領略到其曾經有過的輝煌。民國以來為區、鄉所在地,1956年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龍溪縣古塘鄉橋頭保,解放初屬龍溪縣第六區橋頭鄉,公社化屬步文公社橋頭大隊。
1960年并縣稱龍海縣步文公社橋頭大隊,1984年改稱龍海縣步文鄉橋頭村委會,1997年屬龍文區朝陽鎮。
2018年11月6日朝陽鎮改街道,稱朝陽街道橋頭村委會。
周邊相關:
橋頭村附近有龍文云洞巖、江東橋、虎林山遺址、霞貫石樓群、扶搖關帝廟、漳州陳元光墓等旅游景點,有漳州八寶印泥、龍文鹽雞、鹽雞、六鰲紫菜、古雷扇貝、霞美牡蠣等特產,有黃素剪紙、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