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湖鎮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350604107 | 代碼前6位:35060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荔都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全鎮盛產荔枝,有荔枝之都之稱,故名。從2000年起名荔都社區居委會并沿用至今。…[詳細] |
琪塘村 | ~201 | 主城區 | 因村邊一個大池塘,塘內螞蟥(閩南話蜈蜞)很多,且塘為長形如蜈蜞,命名蜈蜞塘,解放后改稱琪塘。…[詳細] |
嶺兜村 | ~202 | 主城區 | 因村后有座形如帽的帽子盔山,山頂稱”帽仔嶺“,而西山麓名為”窯底“,而向東的位置如帽子的兜巾(古人常帶有后兜的帽子),民居地方正是嶺頂與后兜之間,故名…[詳細] |
九湖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因據傳古代仙女拋鏡落地形成九個窟,有“九寶碑”為證,命名為九寶窟,解放前與庵兜合保,又因九寶保不好聽,改為九湖保,延用至今為九湖,故名。…[詳細] |
庵兜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因明代院后村陳氏遷來定居,在村中建庵,故名。…[詳細] |
小梅溪村 | ~205 | 主城區 | 小梅溪村位于九龍江南岸,西洋坪大橋南側,與漳州市區隔江相望,屬于城鄉結合部。小梅溪村是革命老區村,在解放戰爭年代曾經涌現出一批為黨建國大業而英勇戰斗的…[詳細] |
大梅溪村 | ~206 | 村莊 | 在九龍江畔圓山東麓平原上有一美麗的村莊,生活著一群勤勞樸實的人民,他們操著地道的閩南話,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沿襲著先民們留下的基業,繼續保護著漳州名片—…[詳細] |
田中央村 | ~207 | 村莊 | 九湖鎮田中央村位于九龍江西溪南岸,漳州圓山腳下,西與南靖縣靖城鎮接壤,是漳州聞名朝圣名勝古跡——岱仙巖所在地。全村共550戶人家,總人口2120人,分…[詳細] |
洋坪村 | ~208 | 村莊 | 洋坪村位于福建漳州南門外的圓山腳下,全村共有1440人,335戶,黨員50人,6個村民小組,由3個自然村形成一個村部。 洋坪村特產水仙花,是水仙花的原…[詳細] |
蔡坂村 | ~209 | 村莊 | 蔡坂村、古稱琵琶坂,位于福建漳州南門外的圓山腳下,東經24°29′,北緯117°36',海拔38m。全村共有500多戶2050人,耕地面積1000畝,…[詳細] |
下庵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下庵村位于九湖鎮與漳州市接壤的地帶,距漳州戰備大橋約1.5公里,距國道324線約1公里。東與庵兜接壤,西與大梅溪交界,南與薌城南星村交界,北與新塘村接…[詳細] |
新塘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古名“濠林塘”(也叫鶴林塘),因社內有較多池塘,塘邊樹林有成群的鶴棲息,故名。…[詳細] |
新春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龍海市九湖鎮新春村位于漳州南部,終年四季如春、土地遼闊,是一個花果之鄉,全村總人口2458人,黨員108名、村干部7名,在九湖鎮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全村各…[詳細] |
林下村 | ~213 | 村莊 | 九湖鎮林下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娛活躍村,位于漳州市南側9公里處,分部于省道兩側,村域面積約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848戶、6627口人,其中黨員192人,…[詳細] |
鄒塘村 | ~214 | 村莊 | 鄒塘村基點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于九湖鎮中標,東臨顏厝鎮古縣,南鄰是埔美山村,西鄰是衍后村,北鄰百花村,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是革命烈士王占春的故…[詳細] |
蔡坑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九湖鎮蔡坑村簡介 龍海市九湖鎮蔡坑村,地處漳州南郊,距市區10公里,324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總人口4050人,現有黨員129人,村黨支部連續…[詳細] |
衍后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九湖鎮衍后村,又叫院后村、衍護村,位于漳州城區南部324國道線內,系原0革命老區,距漳州市區7公里,龍海市區15公里,縱國道2.8公理,占地約7平方公…[詳細] |
長福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龍海市九湖鎮長福村,又名百花村,坐落于龍海西北部,漳州市南部郊區。村區域面積5625畝,其中耕地面積1300畝、全村有1319戶、5063人、人均耕地…[詳細] |
埔美山村 | ~218 | 城鄉結合區 | 埔美山村位于漳州市南門外八公里左右的一個中型村莊,東至顏厝上溪村水田交接地,西至國道324線公路,南接蔡坑村社連社,北至鄒塘河坑自然村,民國期間定名為…[詳細] |
恒春村 | ~219 | 村莊 | 恒春村歷史上曾有名:王倉、恒山、恒蒼,因恒蒼與本縣角美鎮恒蒼村同村名,1980年龍海縣政府同意把我恒蒼村名改為現在恒春村。 恒春村位于龍海市南部,又是…[詳細] |
馬嶺村 | ~220 | 村莊 | 馬嶺村位于九湖鎮東部,東鄰雙弟農場,西鄰恒蒼村,北鄰顏厝農場,南鄰林前村。全村總面積41.8平方公里,縣道錦馬線直通324線。 馬嶺村由本鎮院后分居,…[詳細] |
木棉村 | ~221 | 村莊 | 木棉村位于漳州南門外十三公里處。國道324線與縣道林棉線北南西東貫穿其境,交通運輸十分便利。村后寨林山是座低山丘,山上杉松四季常青,蔭澤鄉里蒼生。村貌…[詳細] |
林前村 | ~222 | 村莊 | 九湖鎮林前村是地處漳州南郊,緊鄰國道324線,交通方便,轄林前、埔尾兩個自然村,全村共780戶,人口2825人,其中黨員69人,農村醫保參合人數266…[詳細] |
田墘村 | ~223 | 城鄉結合區 | 九湖鎮田墘村位于漳州市南郊,距漳州市區僅12公里,國道324線333公里處東側。下設7個村民小組,全村558戶,有人口2123個,設黨支部1個,共有黨…[詳細] |
地名由來:
九湖原名九寶窟,相傳古代仙女拋鏡落在此地變成九個窟,故名。
基本介紹:
九湖鎮地處漳州市南郊,全鎮總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5.66萬人,下轄23個行政村、1個鎮辦農場、1個居委會,是閩南著名的花果之鄉、中國首批花木之鄉,也是水仙花的故鄉、榕雕藝術的搖籃以及全國最大的虎皮蘭、仙人掌生產基地。
近年來,九湖鎮黨委、0以建設城郊型工貿重鎮為目標,以“辦好一個會,建設兩個區,構筑三條路,發展四個基地”為總體思路,以“工業上項目,農業抓調整,發展重民生,社會保穩定”為具體任務,狠抓工業園區建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加快由傳統的農業鄉鎮向城郊型工貿城鎮轉變,有效推進全鎮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項目建設凸顯成效。工業園區已實現景觀綠化、通信線路、通電線路及自來水配套,已有廚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九湖鎮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九湖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九湖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九湖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九湖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介紹 荔海位于龍海市九湖鎮,距漳州市區5公里。山上巖石形似鳳凰,故名。旁建觀荔亭。每年七、八月間,漫山遍野盡是荔海綠浪,一簇簇鮮紅荔果點綴其間,呈現出亞熱帶果園特有的風光。 當地農民種植荔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屬龍溪縣新塘鄉、鄒前鄉,新中國成立初屬龍溪縣第九區。
1950年又分屬一區和九區,公社化社址設在九湖,以駐地村名為公社名,稱龍溪縣九湖公社,1960年并縣稱龍海縣九湖公社,1984年改稱龍海縣九湖鄉,1992年改為九湖鎮,1993年龍海撤縣改市,改稱龍海市九湖鎮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