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龍鎮 | 隸屬:連江縣 |
區劃代碼:350122107 | 代碼前6位:35012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944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海拔:380米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下洋村 | ~201 | 村莊 | 1、行政隸屬及交通位置:下洋村為連江縣長龍鎮第一大行政村。全村人口3668人,占全鎮人口3分之一,計有1043戶。該村位于連江縣東北部山區,海拔460…[詳細] |
建莊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建莊村,位于連江縣東北部,距縣城18公里。在秀麗巍峨的蘆峰山麓西南面,呈盆地狀,從中貫穿著一條縣道“長馬公路”和兩條溪流,一條由東向西南而流,另一條則…[詳細] |
坵祠村 | ~203 | 村莊 | 坵祠村位于連江縣長龍鎮東部,距長龍鎮3公里,全村總人口759人,208戶。海外人數5人,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歷史上地名為名聞鄉嘉賢上里,村里的支…[詳細] |
嵐下村 | ~204 | 村莊 | 嵐下村總人口1238人,戶數320戶。海外人數約10人,轄區有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有5個華僑工區。村里的支柱產業以茶為主,茶圓面積3000多畝…[詳細] |
蘇山村 | ~205 | 村莊 | 蘇山村系連江縣長龍鎮管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長龍鎮西北部。東與嵐下村接壤距透堡10公里,西與洪峰村接壤距丹陽9公里。北與真茹接壤距羅源20公里 ,南鄰建…[詳細] |
洪峰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洪峰村隸屬長龍鎮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長龍鎮西北部,距鎮7公里,東與長龍國有林場為鄰,西與丹陽鎮朱山、洋門接壤;距丹陽鎮13公里。南與建莊村相接;北與羅源…[詳細] |
真茹村 | ~207 | 村莊 | 真茹村隸屬長龍鎮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連江縣東北部,距縣城34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東起馬鼻鎮交界,西至丹陽鎮南洋自然村,南與長龍國有林場接壤,北…[詳細] |
地名由來:
傳說古時有一條龍,由羅源出來經此,在后山頂停留,后往官坂從北茭出海,故取名長龍。
基本介紹:
長龍鎮地處連江縣東北部山區,東鄰馬鼻、透堡和官坂鎮,南與浦口鎮、敖江鎮相連,西靠丹陽、東湖兩鎮,北與羅源縣白塔鄉接壤。距連江縣城區約23千米。常年平均氣溫16.7℃,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山高霧重,年平均霧日60天左右,平均海拔380米,最高海拔680米,素有“云上茶鄉”美譽。全鎮總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建莊、下洋、嵐下、蘇山、洪峰、坵祠、真茹7個行政村(其中洪峰、坵祠、真茹為畬族行政村),含華僑農場在內共有人口1.26萬人。
長龍史稱“名聞鄉嘉賢上里”。解放初期,置下洋鄉、蘇山鄉,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合二為一,置“長龍公社”,一九六二年國有長龍林場、國有長龍華僑農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長龍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長龍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抗日游擊隊成立地舊址九使府位于連江縣長龍鎮下洋村。1941年4月19日,連江首次淪陷后,中共連江(臨時)縣委遵照省委的指示組建地抗日游擊隊。中共下洋支部書記梁仁欽向黨員和抗日骨干下達的暗號為
連江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地舊址大王宮位于連江縣長龍鎮洪峰村義澳自然村。1933年春季,連江地區開展的春荒分糧廢債抗捐斗爭,有力地震懾和搖撼了地主階級在鄉間的統治地位,昔日穿長袍馬褂威風凜凜的“老
歷史沿革:
唐代屬名聞鄉嘉賢里,宋代后改稱嘉賢上里,一直沿襲到清朝。
民國初期屬第五區,轄下洋、蘇院、洪塘3鄉。
1935年編查保甲設下洋聯保,屬第二區署。
1940年改為下洋鄉。
1944年6月后與蔗浦鄉合并為浦洋鄉。
1949年屬第二區(后改浦口區)。
1956年屬馬鼻區。
1958年7月撤區設長龍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
1965年3月并屬國營長龍華僑農場。
1972年1月析出重設長龍公社。
1984年6月撤社建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