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謝厝街村 | 隸屬:英林鎮 |
區劃代碼:350582112217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宋謝姓尚書字御臨,諱韜公,自泉州金魚巷分支于此肇居,始稱謝厝。相傳南宋趙氏皇室南逃,皇帝御駕親臨其府,賜謝韜之字御臨,因而得名登卿。至明隆慶年間,私商海上貿易興隆,該里東有一古巷(與港塔交界)通海,商船靠岸設碼頭,遂于此興建一條街道,隨著經商貿易繁榮,即將謝厝改稱為謝厝街。
基本介紹:
謝厝街村隸屬晉江市英林鎮一個行政村,轄謝厝街、東村、內厝三個自然村,位于晉江東南沿海,東與英林鎮港塔村、金井丙洲村相隔,西與舊西湖相望,南與三歐村、伍堡村相接,北與后頭村、玉坂村銜接,處于金井至東石公路中部北側,龍湖至下伍堡公路南端東側。 [村容村貌]:全村基本水泥路,有通往鎮區水泥路及通往金井、東石水泥路,新建古建筑《謝氏家廟》、村委會辦公樓、老友會會址大樓、公共戲臺于里中,民宅大部分二層樓以上,單層石厝及古厝平屋不足三分之一。教育事業、保健醫療非常薄弱,有待改善,只有一個幼兒班假借于村委會,小學生分別往后頭鳳山小學及三歐達德就讀,無衛生所。 [氣候與物產經濟]:年平均氣溫20至23℃,屬亞
歷史沿革:
屬安仁鄉仁和里,元朝改鄉及里為都,隸屬泉州府晉江縣南門處十一都,明、清沿元制,民國屬金井鄉港垵保。
建國后屬晉江縣12區金井鎮,1956年屬金井區,1958年改金井鄉,1958年10月設人民公社,隸屬金井人民公社,1961年晉江由13個公社增至20個公社,增設英林人民公社,后頭、謝厝街、東村、內厝四個自然村合并一個后頭大隊,屬英林公社,1984年改英林鄉后頭村委會,1992年晉江撤縣建市,改為英林鎮
周邊相關:
謝厝街村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靈源山旅游景區、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圍頭村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英林鎮·謝厝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