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圍頭村 | 隸屬:金井鎮 |
區劃代碼:350582106208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圍頭位于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南沿海突出部——圍頭半島最南端,景區面積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500米。海內外鄉親萬余人,常住人口4000多人,外來人員3000多人。東臨臺灣海峽,西靠美麗的圍頭灣。南與大金門島相距僅5.6(4.7)海里,是祖國大陸距離大金門島最近的漁村。圍頭港現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一類口岸”,圍頭“國家一級漁港”正在籌建中,圍頭有省道308線與沿海大通道主干路網,海陸交通極為便捷。這里地理位置特殊,英雄人物輩出,素以“英雄的圍頭”、“美麗的圍頭”、“海峽第一村”而聞名中外,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戰地歷史文化漁村”。
自2007年圍頭村被晉江市確定為“百村示范,村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認定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圍頭村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鮑魚)。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圍頭村上榜。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圍頭村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圍頭村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圍頭村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一批高級版綠盈鄉村。
2020年11月,圍頭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圍頭村為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20年8月,圍頭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文化旅游:
1-4號炮臺位于金井鎮圍頭村,年代為195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4號炮臺,是“八·二三”炮戰的重要遺跡,1號炮臺為安業民作戰炮臺。4座炮臺形制基本相同,炮臺區平面結構外
圍頭八二三炮戰遺跡戰地坑道、1—4號炮臺位于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年代為1958年。1958年8月23日,海峽兩岸爆發了“八·二三”炮戰,離金門僅5.6海里的圍頭村是主要戰場之一。戰地坑道、1
圍頭“八二三”炮戰遺址位于金井鎮圍頭村,年代為195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圍頭“八二三”炮戰遺址包括達屋樓、一號防炮洞、一號碉堡等3處設臺文物。1、達屋樓:現存為二層磚石混合結構的洋樓
戰地坑道位于金井鎮圍頭村,年代為195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戰地坑道,是“八·二三”炮戰的重要遺跡,設于地下,現尚存連接4座炮臺的坑道長度500多米,寬約1米,高約1.8米
圍頭民兵哨所位于金井鎮圍頭村,年代為1961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建于1961年,由哨所和壕溝構成,坐南朝北,整體建筑為筒狀,直徑5米,高度2.4米,采用混凝土砌筑,背靠花崗
周邊相關:
圍頭村附近有1-4號炮臺、圍頭“八二三”炮戰遺址、戰地坑道、圍頭民兵哨所、圍頭古渡頭、圍頭“八·二三”炮戰遺跡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晉江柯派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安海嗦啰嗹習俗、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晉江靈源萬應茶制作工藝、潘山廟宇木雕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