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許西坑村 | 隸屬:東石鎮 |
區劃代碼:350582104212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許西坑,地處岱山(石佛山)南麓,村落坐東向西,村前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溪流活源,從北至南,轉西向東流歸大海,名曰滸水。村即以水為名為滸水、滸里。而村盤系一低凹盆地,稱為西坑,后村名又以滸水和西坑合稱為滸水西坑,簡稱滸里。原為多姓聚居,后有許姓繁衍發展,人丁興旺,其他姓氏逐漸外遷衰落,村中唯有許氏獨姓,即以滸、許方言諧音而簡稱村名為許西坑。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許西坑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許西坑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許西坑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許西坑村位于東石鎮東北部,面對金門島,地處位于戴云山脈之綿延,岱山之支系,村中有條南北走向常年不息潺潺直流活泉,名曰滸水,因村以此水為名曰:“滸水”、“滸里”,地勢系一低凹大盆地,狀如一把弓,滸水像一枝箭,向前直射,宏偉壯觀,景色優美,正是岱山之川滸水涓涓,蜿蜒支脈,漂渺無邊。村民對文化教育一向重視,文化方面如梨園、木偶、南音等,在清朝時許西坑村極盛。梨園戲《陳三五娘之睇燈》一段戲清末就已失傳,唯獨許西村小梨園戲一師傅才掌握其技術,后傳給白沙周君師,再傳給東石蔡尤本師,由此可見其時文化藝術基礎之深厚! 至于南音郎君弟子,亦代代相傳,據傳清中葉有樂師許良惠技藝精湛,名嗓一時。家人均譜音律,滿門風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石佛山,又名岱峰山,因為形似一頭牛也叫做青牛山,位于晉江東石、安海之間,是晉江有名的風景名勝,山中的南天禪寺更是全國有名的佛教圣地。石佛山之名來源于山中的三尊石佛
歷史沿革:
宋為安仁鄉仁和里管轄。
明、清屬九都。
1944年屬東石鎮南天保。
建國后,1956年屬東石區蓬山鄉;1961年屬東石公社許西坑大隊;1984年改東石鎮許西坑村委會。
周邊相關:
許西坑村附近有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靈源山旅游景區、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許西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