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赤溪鎮 | 隸屬:蕉城區 |
區劃代碼:350902106 | 代碼前6位:3509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1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江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江濱意指靠近大河邊。2007年5月25日,設立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班竹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北4公里村,赤岔公路北側。2004年12月確立為少數民族行政村,轄九條岡、斑竹等2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詳細] |
赤溪村 | ~202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村委會屬鎮轄區駐地,距城區56公里,南屏峰北側。轄赤溪、尖山、橄欖丘、后門樓等4個自然村,4 0個村民小組,…[詳細] |
大壇村 | ~203 | 村莊 | 村前一條溪,溪中有個潭,原名為大潭,后方言衍為今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路程7.5公里,赤邑公路北側,海拔160米。7個…[詳細] |
東邊村 | ~204 | 村莊 | 位于黃田東邊而得名,又有以地形河流之東而得名之說。1 9 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南4.7公里,雁樂溪東側,海拔80米。單一行政村…[詳細] |
東牛村 | ~205 | 村莊 | 東牛村以牛埕、東坑兩村各取首字命名。1 9 5 8年成立大隊,1 9 8 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區東北1.7公里,林蘭山下西南側。村委會駐上牛埕。轄東坑…[詳細] |
墩頭村 | ~206 | 村莊 | 祖先在此地開荒時,因山上平坦如洋,居于上游水頭,故名洋頭,因與八都洋頭重名,改名墩頭。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南3.2公里,后…[詳細] |
官嶺村 | ~207 | 村莊 | 曾出“五代同堂”,皇上賜旨,凡文武百官必須下轎下馬,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 9 8 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北5.6公里,蓋平頂山西北側。轄官嶺、…[詳細] |
黃田村 | ~208 | 村莊 | 因始祖姓黃,妻田氏,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南5.2公里,雁樂溪西側,海拔50米。15個村民小組,332戶,1800人,…[詳細] |
留洋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南5.6公里,南屏峰東側。轄下留洋、上留洋、松柴岡等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107戶,446人,常駐…[詳細] |
爐田村 | ~210 | 村莊 | 古時因有煉鐵爐在田中,故名。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南3.4公里,赤邑公路北側。轄爐田,大坂洋、茶園岡3個自然村,13個村民…[詳細] |
牛洞村 | ~211 | 村莊 | 傳說這一帶失蹤的牛,都在這里找回,故名“牛洞"。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北5.5公里,牛壟山西北側。轄洋里岡、茶坪、牛洞、秋竹…[詳細] |
勤格村 | ~212 | 村莊 | 勤格村位于赤溪鎮西部山區,距離鎮區約7公里,與周寧相鄰,主要以茶葉、水稻、芋頭作為主要產業,年村財收入在5萬左右。全村共203戶,有村民798人,其中…[詳細] |
社洋村 | ~213 | 村莊 | 村在宣洋西北面,有田洋,故名西洋,后方言衍為今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北6.3公里,赤(溪)岔(頭)公路北側,海拔600米…[詳細] |
松柴嶺村 | ~214 | 村莊 | 因村嶺四周盛長松樹,故名。1955年稱紅星村,1966年與禪地合并稱紅嶺村,1979年從禪地分出成立大隊,1 9 8 4年改為村委會,1999年確立為…[詳細] |
桃源村 | ~215 | 村莊 | 興居始祖種一株桃樹,后桃樹不斷繁殖成林,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 9 8 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1.4公里,坪岡山南側,海拔95米。8個村民小組,…[詳細] |
西坑村 | ~216 | 村莊 | 村在赤溪西面,有一小坑,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北4.6公里,古風頂山西南側,村委會駐六斗村。轄溪坪、六斗、里坑、樓后、宮…[詳細] |
溪園村 | ~217 | 村莊 | 因溪兩邊均是田園,故名。1958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北2.6公里,尖峰頂山西南側,村委會駐麥房村。轄黃家嶺、咸坑、時前洋、溪園、麥房…[詳細] |
夏村村 | ~218 | 村莊 | 夏村傳古時夏日把田園曬得龜裂,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 9 8 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西南2.7公里,雁樂溪東側,海拔90米。單一行政村,19個村民…[詳細] |
小壇村 | ~219 | 村莊 | 1998年成立村委會。在鎮西南4.5公里,赤邑公路西北側。5個村民小組,90戶,580人,常駐240人,出過大學學歷人口5人。耕地531畝,主產稻谷、…[詳細] |
宣洋村 | ~220 | 村莊 |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6公里,尖峰頂山西北側。村委會駐新厝下。轄宣洋、利洋里、填洋等3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306戶,1…[詳細] |
巖坪村 | ~221 | 村莊 | 以白巖和漈坪兩村各取一字為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南6.4公里,象頂山東南麓。村委會原駐上大嶺,現駐巖坪新村(造福搬遷點)…[詳細] |
洋林村 | ~222 | 村莊 | 村在田洋中,有風水林木圍者,故名 。1958年成立大隊,1 9 84改為村委會。在鎮東南3.9公里,后塔崗山東北側。轄王家林、洋林、光洋、過溪等4個自…[詳細] |
陽谷村 | ~223 | 村莊 | 2000年6月成立村委會,原屬夏村村委會,縣志載名墻角,古時人們習慣太陽一出來,就趕曬谷子,故名。在鎮西南1.4公里,雁樂溪東側,海拔100米。村落呈…[詳細] |
由知村 | ~224 | 村莊 | 傳說古時村0個姓游的知縣,故名游知,后衍為今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稱村委會。在鎮西北1.8公里,尖峰頂山東南側。轄由知、長岡、界院、百丈…[詳細] |
院前村 | ~225 | 村莊 | 院前村位于赤溪鎮東北部,距鎮區20公里,海拔600-1000米,轄3個自然村,全村296戶1349人。村莊四周山峰連綿,一年四季氣候溫潤,適宜茶樹生長…[詳細] |
禪地村 | ~226 | 村莊 | 傳說古時本村世祖4個兄弟,兩個當和尚,故取“禪”,“地”指當地![詳細] |
地名由來:
赤溪古稱“雁樂”傳說系古代群雁棲息之地而得名,后因諧音演變“安樂”;又因境內有七條溪澗匯合安樂洋,經溪虎岔口流入霍童溪別稱“七溪”;又因七溪之水源流不足,徑淺短,易澇易旱,澇時山洪暴發,造成災害;旱時溪水枯竭,河床露出,溪石焦赤,而稱“赤溪”。
基本介紹:
寧德市轄鎮。1958年設赤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積119.4平方公里,人口2.3萬。轄赤溪、東牛、油知、桃源、溪園、西坑、夏村、黃田、東邊、大蘭、芹格、爐田、官嶺、牛洞、禪地、松柴嶺、宣洋、社洋、班竹、洋林、墩頭、巖坪、院前、留洋2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薯類、小麥,兼產茶葉、香菇、蘑菇。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赤溪鎮上榜。
2021年5月,赤溪鎮入選2022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1年4月,赤溪鎮獲評為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赤溪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2月,赤溪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16年12月,赤溪鎮入選為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示范名單。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赤溪鎮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赤溪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49年5月,成立臨時鄉人民政府。
1950年,實行民主建政,廢除舊保甲制度,原赤溪鄉下轄的九個保均改為鄉建制,隸屬霍童第三區管轄。
1958年8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化,原赤溪境內的九個鄉合并為赤溪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撤銷赤溪人民公社,設赤溪區。
1966年7月,全縣撤區并社。
赤溪區復稱赤溪人民公社,仍管轄三十個大隊。
1984年10月,全縣體制改革,撤銷赤溪人民公社,改稱赤溪鄉,大隊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