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友蘭村 | 隸屬:黃埠鄉 |
區劃代碼:350430205207 | 代碼前6位:350430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友蘭坑原名牛欄坑,傳說最早來此地開基建業的先祖,夜夢有牛負草入欄,而命名牛欄坑。到了宋代。村里的讀書人多了,就將牛欄坑依諧音雅化為友蘭坑,兼有”友結金蘭“之意。
基本介紹:
友蘭村是革命老區村之一,位于黃埠鄉西南部,距鄉鎮所在地4.5公里,西與客坊鄉張溪村、中畬村相鄰,東與羅元村、山下村接壤,全村總面積17.2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小組,有453戶農戶,1748個人口(其中農村勞動力1126個),全村有耕地面積3600畝,林地面積18100畝(其中毛竹山面積近2176畝、果山面積644畝、油茶山1950畝)。農業主導業有糧食、煙葉、蓮子、制種、果竹等。村財收入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51元,近年受上級表彰,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集體,2004年至2005年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至2012年多次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多年鄉綜合考評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友蘭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宋元期間屬孝義鄉隆安保,明洪武初屬南區隆安保;解放前屬孟安鄉友蘭保;解放初屬第五區友蘭鄉;1951年冬從第二區劃出改屬第五區客坊區,1956年第五區并入第二區稱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改公社稱里心友蘭大隊,1961年從里心公社劃出成立客坊公社友蘭大隊,1961年起屬客坊公社。
1968年成立大隊革命領導小組,1984年由客坊鄉劃出黃埠鄉成立友蘭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友蘭村附近有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金鐃山(閩江源景區)、修竹村、建寧修竹荷苑、高峰香溪花谷旅游區、客坊水尾紅軍小鎮等旅游景點,有建寧通心白蓮、建蓮、建寧黃花梨、溪源明筍、建寧水稻種子、桂陽蘿卜等特產,有建寧通心白蓮制作技藝、建寧宜黃戲、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朱熹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