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乾灘村 | 隸屬:水南鎮 |
區劃代碼:350428105201 | 代碼前6位:350428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乾,方言,山邊略高處常稱乾上;灘,即河灘,由河水沖積集聚的沉積物沙子或石礫堆積形成的河岸;乾灘村,即村民在山邊到河灘附近聚居形成的鄉村。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乾灘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乾灘村上榜。
2020年11月,乾灘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乾灘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水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50428105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50428。郵政編碼為365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98 ,車牌號碼為閩G。乾灘村與渡頭村、銀華社區、溪南村、金華社區、三班村、水南村、新興村、南排分場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代屬德星坊,明代屬水南都圖四,清代屬水南都上水南福星坊。
1935年屬第一區桃溪聯保,1950年-1954年屬第一區新南鄉管轄,1958年屬紅星公社水南大隊,1960年成立國營將樂縣綜合農場時劃為第一管理區。
1970年屬水南公社,1979年6月,水南農場恢復建制,乾灘被劃為第一管理區,直至1998年1月水南建鎮后改稱乾灘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乾灘村附近有將樂玉華洞、蛟湖風景區、常青旅游區、回頭山、溫坊湯氏宗祠、祖厝(紅一方面軍第1師無線電臺駐地舊址)、光明余氏宗祠(光明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等旅游景點,有龍池硯、將樂大球蓋菇、將樂竹蓀、將樂紅糖、鴨腸、將樂擂茶等特產,有將樂食鬧音樂、閩北南詞、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藝、將樂民間龍池古硯制作工藝、將樂西山造紙技術等民俗文化。